湖南省儿童医院

检验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湖南省儿童医院检验科自1987年成立以来,在各级院领导的关怀、重视及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最近几年更是突飞猛进,现已发展为管理严谨、人员素质高、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与康复检验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检验科。

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1人,其中主任检验师1人,副主任检验师5人,主管检验师9人。科室现有实验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下设8个专业实验室:临床血液室、临床生化室、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免疫室、血库、微量元素室、急诊化验室以及门诊化验室。近几年,科室购入了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德国拜尔ADVIA212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德国拜尔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西森美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美国得灵BNⅡ特定蛋白分析仪、美国BD全自动血液培养仪、日本西森美康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德国BE全自动血凝仪、法国梅里埃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设备总价值1000余万元。

检验科目前开展检验项目300余项,除常规检测项目外,为体现儿童专科医院特色,满足儿童生长发育与预防保健的需要,开展了外周血检测微量元素(铜、锌、铁、镁、钙)、骨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及C 反应蛋白项目。另外,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对小儿重症感染有特殊诊断价值的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及对心、肝、肾疾病等有特殊临床意义的NAG酶、胱抑素C、缺血修饰白蛋白、血乳酸、前白蛋白、脂肪酶等新项目,开展了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微柱法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等先进技术。

经过十余年的经验积累,科室独创的一套“全方位数字化管理办法”,将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科室管理更加严谨、科学。加强了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交流,每周参加临床科室医疗查房并了解对检验结果的反馈意见,每月召开检验结果讨论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检验科已连续11年,荣获“湖南省室间质评全优单位”。2005年,我科质量管理小组被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卫生部、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 “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近3年来科室科研学术方面成绩不菲,其中厅局级科研课题3项、院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科普文章50余篇,担任各类学会任职3人,承担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湘南学院等5所高校临床教学实习任务,培养实习进修人员70多名(其中外籍留学人员2名)。

我们始终牢记“质量是检验的生命线”这一根本宗旨,坚持“及时、高效、优质”的原则,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科室文化氛围,以岗位责任制为前提,开展检验首接负责制,倡导人性化服务,以真情换理解,以奉献赢民心,以质量求发展,努力打造检验界的儿医品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举行新一届纪委委员培训

  8月29日下午,医院纪委组织新一届纪委委员开展了一堂纪委业务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由纪委书记曹霞主持。曹书记首先对新当选的纪委委员表示祝贺,并亲自进行了理论授课。在授课中,曹书记详细介绍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发展历史,阐明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提出了纪律检查委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并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对医院纪律检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授课结束后,各位新当选纪委委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医院的纪检工作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曹书记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希望各纪委委员自身正直,敢抓敢管,工作有成效有方法,将纪律检查工作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做好监督监管,曹书记表示今后医院纪委委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积极发挥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职能。 因医院人事调整,经党委讨论推荐并报卫生厅纪检组同意,本届纪委委员进行了的调整,由纪委书记曹霞、医院医务部主任江训良、护理部主任谢建辉、党办主任陈吉球和监察审计部主任李昃担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