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殖医学研究院

新生儿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新生儿科始建于1980年,为湖南省最早成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曾与普儿科合编在一起。为满足本院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快新生儿科发展,今年5月底医院成立了独立的新生儿科,专门担负本院产科及全省市(州)、县基层医院产科新生儿疾病的诊疗工作。

新生儿科是我院目前颇具特色的专科,设有重症监护病区、普通病区及传染病隔离病区,配有严格消毒的治疗室、配奶室、母乳喂养室,病区为全封闭管理。科内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现有医护人员2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3人,主管护师3人,护士15人。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新生儿气管插管、新生儿呼吸机、新生儿静脉营养和血气监测等技术。病房已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拥有空气层流、视频监控探视系统、中央监护站、中心供氧及负压吸引系统等先进的医疗高科技设施。各种急救设备齐全,配备多台进口多功能呼吸机、进口或国产婴儿培养箱、床边多功能生理监护仪及输液泵等,为危重新生儿救治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医疗设备。

新生儿科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新生儿科已逐渐发展成一支专业技术过硬,能打硬仗,不怕困难,有朝气、有凝聚力的团队。特别是业务技术发展方面,不断选送骨干人员到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强化了专科医护规范,提高了专科重症医疗救护能力。

新生儿科在新生儿救治方面已开展常频、高频机械通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胃肠外静脉营养、换血疗法及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等新技术和新疗法,对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休克、心力衰竭、重症肺炎、湿肺、呼吸衰竭、病理性黄疸、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危重新生儿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与管理已有一套具有特色的完整方案,在综合救治方面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27周早产儿康复出院

6月24日晚,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忙得热火朝天,因为收治了一位胎龄275周、体重1150克的早早产儿。   刚来时,宝宝反应很差,皮肤薄嫩,呈胶冻样,呼吸困难,需要气管插管下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为了抢救这个幼小的生命,全体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松懈,管床医生李素萍更是将他当作自己的宝宝一样精心救治。患儿血管非常细,穿刺很困难,大家力尽做到“一针见血”。宝宝皮肤非常娇嫩,为了防止被胶布粘伤皮肤,同事们想出自制“双面不粘胶布”,减少了皮肤损伤和感染的机率。小家伙不能自己吃奶,一吸吮就发绀,我们就一毫升一毫升用胃管注入胃内。 在治疗的一个多月中,患儿经历了呼吸窘迫、肺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脑膜炎、反复呼吸暂停等,经过无数次的日夜抢救,就这么一个极其脆弱的小生命,在大家全力救治和悉心护理下,闯过了死神的重重考验,展现出他顽强的生命力。 58天后,患儿转危为安,8月20日康复出院。出院时,复查眼底筛查等各项检查均正常,宝宝体重增至1810克,每次能自己吃完35毫升奶。 新生儿科:程煜娟 2014年8月24日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