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医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设有中医诊室、针灸病及按摩室,由一名主任医师、一名付主任医师及按摩师一名组成。善用中医、中药、针灸、穴位注射、耳穴压丸疗法、穴位埋线、火罐、颈肩腰腿痛、中风、脑外伤后遗症、慢性肺系疾患如慢支、肺气肿、哮喘疗效显著。对于尿结石患者,运用所谓“总攻疗法”,即采用中医、中药及针灸、穴位注射等,见效快,排碎高的特点。同时善于运用中医埋线激发人体经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适应于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肠炎、慢性鼻炎、糖尿病、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腰椎病),强直性脊椎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中风后遗症,更年期综合症失眠、耳鸣、耳聋、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及肾虚、尿频、尿失控、内分泌失调引起月经不调、闭经、子宫肌瘤、面部色斑等病症,对体虚多病的人,可增强体质、补肾健脑、延缓衰老。“石氏中风单元疗法”是我院中医科与天津中医学院附一院合作的适用于中风偏瘫患者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适用于中风病的不同时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中风先兆)。能迅速、有效的溶解已形成的脑血栓,改变血液循环,增加大脑血流量和供氧量,迅速有效改善肢体功能和神志障碍。轻中度患者治疗4?8周基本可恢复正常、重度患者在治疗12周后,可达到生活自理的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

9月5日下午3点30分,我院在门诊五楼学术交流中心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会议由院长、党委副书记邓胜林主持,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及全体党员近80人参加会议。市卫生局副局长副局长杨孜同志、局活动办成员廖兴芳同志等莅会监督指导。医院党委书记康军民从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坚持广泛征求意见、全面开展谈心交心、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等方面通报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准备情况,会议召开的基本情况,简要汇报医院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在“四风”方面查找出的突出问题、会议的主要收获、以及制定的整改措施。市卫生局领导活动小组组长胡振湘局长对医院本次召开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三医院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开得成功,是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 会上,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邓胜林表示,我院下一阶段工作主要是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认真抓好落实整改,结合“回头看”,梳理主要矛盾,脚踏实地,不走过场,集思广益,尤其在四风建设方面做好建章立制,加强监督和自我监督机制,促进实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使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加强,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