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及教育部人工器官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临床试验中心),是由着名的骨科教授邝公道一手创建,于当时即形成了以肢体伤残重建矫形为特色的一流科室,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中心、全国小儿麻手术治疗先进集体,成为南方肢体伤残功能重建的技术领先者与发源地。

最近十年来,在学术带头人查振刚教授的带领下,全体科室人员齐心协力,继承传统,励志创新,促进了骨科各项技术的应用和蓬勃发展。目前拥有高级职称医师1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下设关节外科、肢体功能重建与矫形外科、脊柱外科、创伤与显微外科四个亚专科,设三个病区,开放床位126张,可开展各种复杂类型的髋、膝、肩、肘人工关节置换术、肢体严重畸形矫形术及功能重建、脊柱侧弯矫形术、脊柱前、后路减压与内固定术、腰椎弹性内固定术、椎间盘疾病微创治疗、全身严重创伤修复、断肢、断指再植等各种骨科常规及复杂、精细手术,逐渐形成了“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在华南地区享有盛誉。

科研方面,近年来骨科承担国家86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际合作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二十余项,投入科研资金近500万元,尤其是2010年骨科与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理工学院联合成立了“暨南大学骨科疾病研究所”,下设骨生物材料、骨疾病相关基因、骨组织库三个研究单位,极大的拓宽了骨科的研发平台,有力的促进了骨科的壮大与发展,标志着骨科科研、科教及临床的综合水平再次踏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由创科伊始的“以矫形为中心”的特色科室,发展为目前的“国内领先的关节疾病治疗中心、全国久负盛名的肢体伤残功能重建与矫形中心、与国际水平同步的脊柱疾病治疗与矫形中心以及广东省骨关节损伤修复与组织工程科研基地”。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临床技能核心教学团队出征广西 完成竞赛指导工作和交流教学经验

2014年8月15-16日,我院受广西医科大学之邀,赴南宁指导广西医科大学首届临床医师临床技能竞赛,担任大赛的裁判及命题工作。教学团队由徐安定副院长带队,科教办主任刘跃平、妇产科副主任徐建平、普儿科主任杨方、门急诊科护士长林清然、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明亚、内科医生杨晶、外科医生汤汉林和王华曦、妇产科医生刘海智一行10人全程参加指导工作。 当我院接到邀请后,科教办立即组织了内、外、妇、儿科的临床技能教学教师对整个赛制及命题进行多次研讨,许多教师参加了命题过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交出了一份高水平的全套竞赛题,受到该校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 广西医科大学首届临床医师操作技能竞赛共有11个附属医院129名选手参加,比赛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四组,每组参赛队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各一名组成。我院徐建平教授担任总裁判长,杨晶、汤汉林、刘海智、杨方等分别任内、外、妇、儿科裁判组长,竞赛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圆满落下帷幕。 广西医科大学的领导对我院支持该校举办首届临床医师操作技能大赛并给予全程指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8月17-18日,在完成对广西医科大学临床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以后,徐安定副院长带领临床技能核心教学团队的成员再次出发,赶往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就临床技能教学工作进行交流。 徐院长在交流会上就临床技能核心教学团队成立背景、组成、职责及取得的成绩作了详细的介绍。刘跃平主任就临床技能教学中如何培养标准化病人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同行进行了探讨。张明亚主任将我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10年建设历程及中心基本情况作了详细报告。 交流会上,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老师们踊跃发言,与我院临床技能核心教学团队成员就提高全国临床技能大赛参赛学生的英语水平、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开放模式、医学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培养合格的临床带教老师、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气氛热烈。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领导对我院临床技能核心教学团队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将参考我院建设模式,选拔一批热爱教学,尽职负责,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中青年教师,成立右医临床技能核心教学团队。希望两支团队能进行更多的临床技能教学经验交流。 此次广西之行,不仅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圆满完成竞赛指导工作,还开拓了我院临床技能核心教学团队成员的眼界,学习了兄弟院校成功的教学经验,为我院今后的临床技能教学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 科教办 2014-8-19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