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中医院

中医骨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张家界市中医医院骨伤二科是湖南省重点中医骨伤专科之一。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骨伤专科。涌现出一批闻名湘西北的中医骨伤名家,创建人罗秉周、湖南省名老中医、第一任中医院院长,擅长中医骨伤治疗,其“梧桐接骨术”曾参加原大庸县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科技成果展,名震一方。传承人杨春雪、湖南省名老中医、中医骨伤科副主任医师,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骨伤疾病有其独特的学术和见解,擅长小儿麻痹症、面神经瘫痪、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的中医治疗。

在继承传统中医中药治疗骨伤疾病,开展正骨手法、理经手法、练功疗法、中药内治外治等特色疗法的同时,借助现代医疗技术中西医结合是医院骨伤专科发展方向。

二零一二年,由湖南省著名骨科专家,医院院长曾文胜(骨科主任医师、博士、硕士导师)指导下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中西结合的骨伤二科。开展内固定四肢脊柱各型复杂骨折手术,如全髋关节置换术、脊柱DAN-LOK系统手术、脊柱PF系统手术、脊柱结核后路减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溶合术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二零一二年引进美国Smith-Nephow全套关节镜微创手术系统。与湘雅附一医院骨科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并与其建立了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业务。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疗效显著,已形成了科室特色和优势。

科室设有床位三十张。共有医护人员十九人,其中骨科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二名、主治医师二名、住院医师二名、主管护师一名、护师三名、护士八名。是一支技术精良、团结向上、富有爱心的专业团队。

医院院训 弘扬中医 厚德济生 敬业创新 仁爱和谐

医院宗旨 诚信为本 仁德为先 人性关怀 科技兴院

发展战略 团结进取、抢抓机遇、树立信心、全员动员、结合医院实际,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加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发展中医药特色为重点,努力将医院建设推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护理宗旨 护理工作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护理目标 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素质精干、高品质的护理队伍。

骨伤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祝患者早日康复!

科室电话 0744—8263563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张家界市中医医院团委

9月1日,《杏林青年》今年第1期出版,这是张家界市中医医院团委组织创办的第一份属于医院团员青年的内部刊物,经过大半年的改进、完善,已成为我院青年成长成才的一个全新交流展示平台。 《杏林青年》的诞生是院团委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立足于为青年职工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和才华展示舞台。该刊物围绕“青年”与“医院”两个主题,力求实现四个主体功能,一是促进思想交流,引导青年加强学习、增强思考,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二是通过宣传优秀青年团队和个人的典型事迹,引导青年将自身职业规划与医院发展需求相统一;三是为青年员工提供思想与才华展示的平台,从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四是展现青年员工以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医院发展事业,兢兢业业服务医院改革发展的蓬勃精神风貌。 《杏林青年》为半年刊,主要以形式免费赠阅发布,包括卷首语、医苑风采、团情快报、杏林撷翠、青春驿站等栏目,面向全院团员青年征集稿源。刊物在院党委的指导下由团委牵头完成,是对中医院青年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记录,是对中医院青年思想、独立、自主意识的表达,是对中医院青年成长脚步的记录和共青团工作成果的展示。 图为《杏林青年》创刊号封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如何预防褥疮的发生
李竹林
回答: 预防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设备、加强营养摄入、适度活动等方式实现。褥疮多因长期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常见于卧床或行动不便人群。 1、定期翻身 每2小时协助改变体位一次,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可采用仰卧位、侧卧位交替,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摩擦损伤皮肤。使用体位垫分散压力,特别注意骶尾、足跟等易发部位。 2、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擦洗后完全擦干,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可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霜保护受压部位,发现皮肤发红时禁止按摩,需立即减压观察。 3、减压设备 选用交替式充气床垫或记忆棉床垫分散体压。轮椅使用者应配置凝胶坐垫,坐姿每15分钟做抬臀减压动作。骨突部位可贴敷泡沫敷料缓冲压力,但需定期更换避免潮湿。 4、营养支持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和锌剂增强皮肤抵抗力,贫血患者需纠正血红蛋白水平。存在吞咽障碍时应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维持需求。 5、适度活动 卧床者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健康侧肢体做抗阻训练改善循环。意识清醒者鼓励做深呼吸锻炼和床上桥式运动。条件允许时尽早进行坐位训练或辅助站立,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预防褥疮需建立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者应每日检查全身皮肤状况,记录受压部位变化。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水肿等加重因素,避免使用环形垫圈造成新的压力点。选择吸湿透气的棉质衣物和床品,环境温度维持在20-24℃。出现持久性红斑、水疱等早期表现时,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处理,防止溃疡进展。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