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是本院创建最早的科室,现已成为湘渝鄂黔四省市边区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有医护人员19人,高级人员3人,中级人员7人,初级人员10人。科室目前开设病床45张,其中有普通病房和带有卫生间、空调、电话的高级病房,能满足各类患者的需要。
  内分泌科主要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下丘脑疾病以及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拥有5台胰岛素泵,能模拟人胰岛功能持续释放胰岛素,稳定快速控制血糖,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尤其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及高渗状态和需要控制液体输入的高血糖病人有独特的优势。还引进了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和长效胰岛素,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大大减少了病人的注射痛苦。还定期开展糖尿病知识教育,免费发放相关知识小手册,欢迎广大糖尿病患者前来参加听课。今年还将购置糖尿病并发症检测箱,能筛查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定期检查能避免糖尿病患者发展成足溃疡和截肢。目前该科室的内分泌疾病诊治水平已达省内先进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感染科积极开展“三甲”应知应会学习交流活动

从8月到9月,在医院号召进行的“三甲”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月活动中,感染科每周一到周五都积极开展“我为医院创三甲,三甲应知应会学习交流活动”。 每周一到周四,感染科医护人员下午五点开始加班学习“三甲”知识活动。学习活动由科主任徐小平主持,科副主任瞿章书讲授,全科室医生及在岗护士参加学习。在学习“三甲”相关条款后,进行抢答比赛,并相互交心谈心,讨论应知应会条款,积极讲述自己的理解,并提出对于某些相对枯燥条款法规的记忆方法。每周五,则是全体医师参加院内的“三甲”基础知识考试。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全面掌握了十三项核心制度,对于医疗不良事件有了新的认知,对岗位职责能对号入座,基本掌握了相关针对性的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其处理原则,学习了解了我院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大家都感到获益良多,在学习中把创“三甲”的认识提升到了“创三甲,我为医院做什么的?”新的认知高度。   感染科医护人员在学习“三甲”知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脑血管畸形的症状
郝盼盼
回答: 小脑血管畸形可能出现头痛、眩晕、肢体无力、癫痫发作、平衡障碍等症状。小脑血管畸形属于脑血管发育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神经功能缺损或出血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头痛 小脑血管畸形引起的头痛多为突发性剧烈疼痛,常位于后枕部或全头部,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这种头痛与血管畸形导致的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微小出血有关。若头痛持续加重或伴随意识障碍,需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眩晕 小脑血管畸形可能压迫或影响前庭神经核团,导致旋转性眩晕或平衡失调,常与体位变化相关。患者可能描述为天旋地转感,伴随眼球震颤或行走不稳。眩晕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地芬尼多片等前庭抑制剂,同时需排除耳源性眩晕。 3、肢体无力 当血管畸形累及小脑半球或齿状核时,可能出现同侧肢体共济失调或肌张力减低,表现为持物不稳、步态蹒跚等。这种症状与小脑对运动协调功能的调控受损有关。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功能恢复。 4、癫痫发作 部分小脑血管畸形可能刺激周边脑组织引发异常放电,导致局灶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异常放电波。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可用于控制发作,但需严格遵循神经科医师的用药方案。 5、平衡障碍 小脑血管畸形直接影响小脑蚓部时,会出现躯干性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摇晃、直线行走困难。这种平衡障碍与小脑维持身体重心稳定的功能受损相关。平衡功能训练结合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能有一定帮助,严重者需考虑手术干预。 小脑血管畸形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血压波动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和低盐饮食。若出现突然加重的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定期进行头颅CT或MRI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所有治疗均需在神经外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或尝试偏方。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