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肿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在湘西举办

时间:2014-08-2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21至24日,“肿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暨中国病理学网(CPN)2014年学术会议在湘西举办。会议由我院和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吉首大学医学院共同举办,院领导杨国良、罗勇出席开幕式,罗勇致开幕词。

  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100余人参会,其中授课专家有:中国武警总医院纪小龙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雄增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周先荣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刘勇教授、湘雅二医院李代强教授、湘雅医院冯德云教授等。专家学者与代表们欢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大大加强了病理同仁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参会病理学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会议期间部分参会人员来我院参观,对我院的硬件设施、周边环境给予了高度肯定。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肿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暨中国病理学网(CPN)2014年学术会议现场

  

 

  “肿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暨中国病理学网(CPN)2014年学术会议现场

医院动态

更多 >

感染科积极开展“三甲”应知应会学习交流活动

从8月到9月,在医院号召进行的“三甲”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月活动中,感染科每周一到周五都积极开展“我为医院创三甲,三甲应知应会学习交流活动”。 每周一到周四,感染科医护人员下午五点开始加班学习“三甲”知识活动。学习活动由科主任徐小平主持,科副主任瞿章书讲授,全科室医生及在岗护士参加学习。在学习“三甲”相关条款后,进行抢答比赛,并相互交心谈心,讨论应知应会条款,积极讲述自己的理解,并提出对于某些相对枯燥条款法规的记忆方法。每周五,则是全体医师参加院内的“三甲”基础知识考试。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全面掌握了十三项核心制度,对于医疗不良事件有了新的认知,对岗位职责能对号入座,基本掌握了相关针对性的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其处理原则,学习了解了我院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大家都感到获益良多,在学习中把创“三甲”的认识提升到了“创三甲,我为医院做什么的?”新的认知高度。   感染科医护人员在学习“三甲”知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荨麻疹可以针灸哪些穴位调理?
聂小娟
回答: 荨麻疹患者可通过针灸风池穴、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辅助调理。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风团、瘙痒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皮肤病,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1、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两侧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针灸此穴有助于疏散风邪,缓解荨麻疹因外感风热或风寒诱发的皮肤瘙痒症状。操作时需注意进针角度与深度,避免伤及深层血管神经。该穴位对头面部荨麻疹风团效果较明显。 2、曲池穴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凹陷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针灸此穴可清热解表、调和营卫,适用于荨麻疹伴随发热、烦躁等症状的情况。该穴位能调节免疫反应,对食物过敏引起的急性荨麻疹有辅助改善作用。 3、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属足太阴脾经。针灸此穴具有活血祛风、养血润燥的功效,特别适合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患者。长期针灸可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皮肤敏感状态,减少风团发作频率。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属足阳明胃经。针灸此穴能健脾益气、增强体质,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荨麻疹。该穴位通过调节消化功能,可降低对食物过敏原的反应,同时缓解荨麻疹伴随的腹胀、乏力症状。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属足太阴脾经。针灸此穴可调和肝脾肾三经气血,对女性月经期加重的荨麻疹尤为适用。该穴位能改善内分泌紊乱导致的皮肤过敏反应,但孕妇禁用此穴针灸。 荨麻疹患者针灸期间应避免抓挠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饮食需忌食海鲜、辛辣等易致敏食物,保持作息规律。急性发作期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针灸并急诊就医。建议配合中医辨证服用消风散、玉屏风颗粒等中成药,疗程结束后定期复诊评估疗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