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人民医院

儿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通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发展壮大,如今已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的抢救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新生儿疾病、小儿哮喘、顽固性腹泻及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注重中西医结合、医疗与预防相结合,开展了儿童计划免疫、儿童哮喘之家、儿童保健、营养咨询等业务。

儿科现有医师1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4名;护士24名,其中护理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0名。开放病床42张,其中新生儿病床7张。儿科在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打造成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具有高医德医风素养的医疗护理团队。在具体工作中体现为:以老带新、相互配合、孜孜不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默默奉献。

儿科的发民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科室拥有恒温箱、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德国进口CPAP呼吸机、美国“熊”牌呼吸机、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蓝光床、红外线辐射抢救台、输液泵、婴儿高压氧舱、超声雾化器等先进医疗设备。儿科诊治范围:1、新生儿专业:擅长诊治早产、极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2、普通儿科:擅长诊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各种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部支原体感染等)、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慢性咳嗽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小儿急慢性、迁延性腹泻病、胃炎、消化道出血等;过敏性紫癜、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重症感染、中毒性休克、癫痫持续状态等危重疑难病症的抢救和治疗。年门诊诊治5万人次,住院3000余人次,治愈好转率98%以上,危重病儿童抢救成功96%以上,在川西地区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竭自己之所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是儿科每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的天职。愿我们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能使每位患者及家属满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开展首例无痛纤支镜全麻下经喉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7月24日,我院呼吸内科开展了第一例无痛纤支镜检查,接受检查的患者为一位24岁青年女性。此次手术检查由呼吸内科主治医生刘晓华负责操作。目前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咯痰症状明显缓解。 据了解,纤维支气管镜作为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的检查手段,同时随着纤支镜镜下治疗的蓬勃发展。愈发凸显其在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但相对余其他内窥镜:胃镜、肠镜、鼻咽镜,因其需经过鼻咽部通过声门,深达下呼吸道病变部位,患者会出现恶心、干呕、剧烈咳嗽、短暂窒息感,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甚至留下心理阴影,这也是纤支镜复检率低的原因。同时患者剧烈咳嗽、躁动,也给术者的操作带来困难,降低检查阳性率。甚至可能患者无法耐受而终止检查。基于此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应运而生,患者检查过程中无痛苦,操作简便易行,术后苏醒快、成本低廉等优点。 “由于院科两级领导高度重视以及麻醉科的积极配合,此次无痛纤支镜操作进展很顺利。我相信随着我院第一例无痛纤支镜的开展,该技术将会给更多的病患带去福音,使得更多患者从中受益。”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刘晓华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肋间神经痛怎么根治
邵自强
回答: 肋间神经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微创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根治。肋间神经痛通常由胸椎退变、带状疱疹后遗症、外伤、胸膜炎或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可调节神经异常放电,缓解灼痛感;甲钴胺片能促进神经修复,改善麻木症状;严重疼痛时可能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合并带状疱疹感染需联合阿昔洛韦片抗病毒,配合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药物需严格遵循疗程,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红外线照射可放松痉挛的肋间肌,每次20分钟。中医针灸选取夹脊穴、支沟穴等穴位,配合电针刺激调节神经传导。需连续治疗10-15次,配合局部热敷效果更佳。 3、神经阻滞 在超声引导下将利多卡因注射液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精准注射至肋间神经周围,能快速阻断痛觉传导。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顽固性疼痛,单次阻滞效果可持续1-3个月,每年不超过4次。操作需由疼痛科医师执行。 4、微创手术 经皮射频消融术通过电极针高温选择性破坏痛觉神经纤维,术后疼痛缓解率达80%。脊髓电刺激术植入电极调节神经信号,适合多根神经受累者。需评估心肺功能后实施,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5、生活方式调整 睡眠时采取半卧位减轻胸廓压力,避免提重物及突然转身动作。饮食补充富含维生素B12的动物肝脏、鸡蛋,每日温水热敷疼痛区域2次。焦虑情绪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急性期建议佩戴弹性胸带限制肋间肌活动,慢性疼痛患者可练习八段锦改善胸椎灵活性。冬季注意胸背部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咳嗽性疼痛。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夜间痛或体重下降,需排查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