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儿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成立于1956年。1963年医院改为广州市中医医院后,一批名老中医调入医院,包括省名中医区少章,使儿科拥有强大的中西医力量。几十年来,儿科一直保持较多的门诊量,较高的住院率及治愈率,治愈了不少疑难重症,成功抢救多次群体意外事件如集体氯气中毒、集体食物中毒,以及成功救治近年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婴幼儿肾结石、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为市民的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儿科病房条件大大改善,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不断更新。目前儿科配备门诊、病房、急诊三套医务人员,其中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以及包括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在内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多名。儿科开设有咳喘专科、小儿杂病专科、消化专科、肾病专科、饮食疗法专科、儿童性早熟专科、儿童多动症专科、疳积专科以及儿童保健等专科。尤其咳喘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结合,饮食疗法等,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等多种疾病,疗效卓著,深受广大群众好评。儿童性早熟专科还吸引了许多远在南京、杭州、海南等外地病人来我院就医。病房门诊均运用针四缝、捏脊、拔火罐、穴位贴敷等传统中医手段及雾化吸入等现代医学方法治疗各类儿科杂病及开展儿童保健,疗效满意。总院儿科及同德门诊儿科并开设了24小时儿科急诊服务,五羊门诊儿科有白天门诊应诊,随时为群众服务。
  儿科成立了儿科教研室,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多个专业学生的实习带教任务。有硕士生导师2名,培养了多名儿科研究生。有多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广州市卫生局的资助,并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小儿腹泻的合作课题研究,医、教、研力量雄厚。儿科住院部在门诊住院大楼9楼,门诊在4楼。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春季儿童脸上发红有小疙瘩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春季儿童脸上发红有小疙瘩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冷敷舒缓、使用保湿霜、避免接触过敏原、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可能与季节性过敏、湿疹、接触性皮炎、痱子、病毒感染等原因有关。 1、保持皮肤清洁 家长需用温水轻柔清洗儿童面部,每日1-2次,避免使用含香料或刺激性成分的洗面奶。清洁后轻拍干水分,不可用力擦拭。若伴随皮屑或渗出液,可选用医用生理盐水湿敷5-10分钟,帮助减少细菌定植。清洁时注意指甲修剪,防止抓挠加重炎症。 2、冷敷舒缓 将干净毛巾浸入4-8℃冷水中拧至半干,敷于发红区域3-5分钟,每日重复2-3次。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瘙痒灼热感。若小疙瘩呈密集丘疹状,可冷藏无添加芦荟胶涂抹,但需先在小臂内侧测试是否过敏。冷敷后立即涂抹保湿产品锁住水分。 3、使用保湿霜 选择含神经酰胺或角鲨烷的医用保湿霜,如丝塔芙舒润保湿霜、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等。每日涂抹3-5次,尤其在洗脸后及时补涂。若皮肤有破损需避开伤口,优先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膏隔离刺激。冬季可叠加凡士林增强封闭性,夏季改用轻薄乳液质地。 4、避免接触过敏原 春季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柳絮、尘螨等,家长应减少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外出时佩戴纯棉口罩。家中每周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布料包裹枕头。避免穿着羊毛或化纤衣物,贴身衣物选择A类纯棉材质。新购衣物需充分洗涤去除甲醛残留。 5、遵医嘱用药 若症状持续48小时未缓解,需就医排查特异性皮炎或玫瑰痤疮等疾病。医生可能开具地奈德乳膏弱效激素、他克莫司软膏非激素、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组胺药、莫匹罗星软膏抗菌药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修复剂。严禁自行购买含强效激素的药膏长期使用。 春季儿童皮肤护理需注重温和修复,家长应每日观察皮疹变化,记录可疑诱因。饮食上减少芒果、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选择PH5.5弱酸性沐浴产品,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若伴随发热、脓疱或淋巴结肿大,须立即就诊排除猩红热或水痘等传染性疾病。外出时采取物理防晒措施,避免紫外线加重炎症反应。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