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肿瘤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科始建于1978年2月,是四川省最早成立的肿瘤专业科室之一,科室由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热疗4个部份组成,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床位100张、医务人员48名,其中临床医生13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7人)、放疗技师6人、物理师(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2人、护士27人。是目前本地区技术力量最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与最完善的肿瘤治疗专科,经省卫生厅批准为自贡市肿瘤防治中心。
  科室开展了各种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介入、热疗、生物治疗 (即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回输治疗及DC细胞回输治疗)等综合治疗,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及治疗计划系统(包括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美国诺莫斯(NOMOS)全自动序列断层调强放疗系统,即孔雀刀)、CT模拟定位系统、热疗等设备及亲情化的心理帮助体系。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秉承“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潜心科研,努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骄人业绩,在本地区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经省卫生厅批准,科室成为自贡市肿瘤防治中心、四川省肿瘤集团成员单位、市卫生系统重点专业科室,科室核心成员分别担任着四川省姑息治疗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鼻咽癌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生物放射肿瘤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放疗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四川省医学会放射肿瘤专委会常委和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自贡市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职务;科室业务骨干分别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西医科大学肿瘤治疗中心、四川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等著名国内顶尖医疗单位进行专业培训;科室获得自贡市卫生局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奖11项,自贡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项,在省、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文章、译文5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病理科顺利通过四川省病理质控中心 HE组织切片质量测评

近日,我院病理科收到四川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函复,确认病理科以92.2分的总评成绩顺利通过了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组织的2014年四川省HE组织切片质控评价第一轮室间质控测评。 此次测评要求参评单位随机选取本院病理科2013年7月—9月用于日常病理诊断的8例HE切片及组织块参加测评,包括:消化道内镜活检2例,宫内膜活检2例,子宫肌瘤(或乳腺组织)2例,淋巴结2例。每例切片编号必须与原常规石蜡组织块编号一致。全省共有94家医院参加了此次测评,其中三级医院52家,二级医院42家。并由省病理质控中心选取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内的14名省内病理质控专家进行双盲随机测评。测评成绩≥90分为第一轮室间质控合格。测评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5月10-11日,由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委会、四川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成都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主办的“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委会首届常规HE切片室间质量控制会议及室间质控培训班”在成都举行,会上由省内外知名病理技术专家对参会的全省53家医院病理技术人员进行了理论讲座及实践培训测评。实践测评采用统一设备,统一材料及统一操作条件进行技能操作评比。病理科李峰同志以各项测评考核满分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测评,全省仅有5名病理技术员达到该项水平。这也是李峰同志继“四川省病理组织切片比赛一等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病理技术乃病理之母”,优质的病理切片是病理医师准确诊断的基石。我院病理科将发挥其作为自贡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的先导作用,对病理切片质量控制工作常抓不懈,充分保证病理诊断质量,更好的为全市患者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云
回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疾病。冠心病的主要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时可导致猝死。冠心病通常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遗传等因素有关。 1、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不适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等部位。疼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心绞痛发作时可能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稳定型心绞痛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如硝酸甘油片、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由于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典型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胸痛,常伴有大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濒死感等症状。心肌梗死需要紧急就医,治疗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3、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常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猝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常用药物有胺碘酮片、美托洛尔缓释片、普罗帕酮片等。对于高危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 4、心力衰竭 长期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引发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如呋塞米片、卡托普利片、比索洛尔片等。严重心力衰竭可能需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心脏移植。 5、猝死 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多由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前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短暂胸痛、心悸等表现。预防猝死需要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急救措施包括立即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冠心病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规律服药。出现胸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有助于预防冠心病发作和进展。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