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创立于1936年,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实验室。作为自贡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全市各级医院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特殊项目接检工作。实验室装备、开展项目、检测人次、业务收入及科研、新技术开展等均处于全市领先。

科室团队:全科现有专业技术员31人,其中副主任技师4人,主管检验师11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20人,有多人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科主任殷明刚现任四川省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自贡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自贡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设置:科室按照国家最新《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建立了省内一流、川南领先的标准化实验室。全科占地1500平方米,是川南首家拥有微负压PCR和微生物的实验室。设有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学、流式细胞室、PCR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科室作为四川省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临床检验教研室和临床实训基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检验专业技术人才。

设备配置:科室装配有日本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010、7600-020各一台;SysmexXE-2000i、XN-1000五分类血球计数仪;SysmexUF-1000尿沉渣分析仪;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细胞仪;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 COMPACT、法国梅里埃BACT360全自动血培养仪;美国GEM血气分析仪;西门子ADVIA CENTAUR CP化学发光仪;上海新波ANYTEST2000时间分辨仪、四川迈克IS12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上海枫林全自动PCR荧光分析仪;BH-5300S铜锌钙镁铁分析仪等各类设备。

项目设置:科室按照《综合医院三甲标准》,开展了系列检验项目。在免疫功能、分子生物学、风湿免疫、血液病诊断、肝病诊断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川南率先开展了白血病免疫分型、HLA—B27、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谱、细胞免疫功能、HCV-RNA、阴道五联检等项目。

科室荣誉:科室曾先后两次世界首报染色体,获得自贡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自贡市卫生局新技术新项目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多次获得卫生部和省临床检验质控中心室间质评成绩优秀奖,并被评为“四川省十佳青年文明号”和“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十年成就奖”。

科室服务理念:科室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立足点”的服务理念。即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准确检验、及时报告”为立足点,从全方位入手,不断完善、健全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和工作流程。自1997年1月起,实行了所有常规项目节假日不停检,并于2003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门诊常规生化快速检测实验室(星期一至星期五门诊生化常规项目抽血后2小时取报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病理科顺利通过四川省病理质控中心 HE组织切片质量测评

近日,我院病理科收到四川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函复,确认病理科以92.2分的总评成绩顺利通过了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组织的2014年四川省HE组织切片质控评价第一轮室间质控测评。 此次测评要求参评单位随机选取本院病理科2013年7月—9月用于日常病理诊断的8例HE切片及组织块参加测评,包括:消化道内镜活检2例,宫内膜活检2例,子宫肌瘤(或乳腺组织)2例,淋巴结2例。每例切片编号必须与原常规石蜡组织块编号一致。全省共有94家医院参加了此次测评,其中三级医院52家,二级医院42家。并由省病理质控中心选取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内的14名省内病理质控专家进行双盲随机测评。测评成绩≥90分为第一轮室间质控合格。测评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5月10-11日,由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委会、四川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成都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主办的“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委会首届常规HE切片室间质量控制会议及室间质控培训班”在成都举行,会上由省内外知名病理技术专家对参会的全省53家医院病理技术人员进行了理论讲座及实践培训测评。实践测评采用统一设备,统一材料及统一操作条件进行技能操作评比。病理科李峰同志以各项测评考核满分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测评,全省仅有5名病理技术员达到该项水平。这也是李峰同志继“四川省病理组织切片比赛一等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病理技术乃病理之母”,优质的病理切片是病理医师准确诊断的基石。我院病理科将发挥其作为自贡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的先导作用,对病理切片质量控制工作常抓不懈,充分保证病理诊断质量,更好的为全市患者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白喉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郝盼盼
回答: 白喉性心肌炎需采取抗毒素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心功能支持。主要治疗方式有白喉抗毒素中和毒素、青霉素或红霉素清除病原体、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心电监护监测心律失常、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1、抗毒素治疗 白喉抗毒素是治疗白喉性心肌炎的核心药物,能特异性中和血液中游离的白喉外毒素。早期足量使用可阻断毒素对心肌细胞的损害,需在发病48小时内完成注射。使用前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静脉给药。该治疗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2、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注射液或红霉素片可有效杀灭白喉棒状杆菌,消除感染源。青霉素需连续使用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抗生素治疗能阻止细菌继续产毒,但无法逆转已造成的心肌损伤,故必须与抗毒素联合使用。 3、心脏支持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持续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出现心力衰竭时可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前负荷,必要时使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增强心肌收缩力。 4、糖皮质激素应用 对于重症心肌炎伴明显炎症反应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抑制过度免疫反应。激素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通常与抗毒素、抗生素同步使用3-5天。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和血糖水平,警惕继发感染风险。 5、并发症管理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室颤发作时立即电除颤。合并感染性休克需快速补液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恢复期应限制体力活动3-6个月,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评估心肌修复情况。 患者需住院治疗至心肌酶谱恢复正常,严格卧床期间保持下肢被动活动预防血栓。恢复期饮食宜低盐、高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密切观察有无胸闷气促加重等心力衰竭征兆,所有药物治疗均须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