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人民医院

儿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渠县人民医院儿科成立于1980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是医院重要临床科室之一,是全县儿童内科疾病的诊治中心。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1名,其中本科学历7名,专科学历11名,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3名,中级职称(主治医师、主管护师)4名,兼职儿保科医生三名,医院星级护士一名。科主任李果成,副主任医师,现为达州市医学会儿科专委会秘书及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副主任陈翔,主治医师,兼任儿保科主任。科室每一位医生、护士分别被医院派送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华西妇幼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进修学习。

科室病区分为:普通儿科病区和新生儿病区,共开放床位60张,其中普通儿科病区40张,新生儿病区20张,内设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年平均门诊21000余人次,年平均住院2400余人次。科室拥有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高频雾化治疗仪、微波治疗仪、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早产婴儿培养暖箱、蓝光治疗仪、微量注射泵、指血糖仪、经皮黄疸检测仪、听力筛查仪以及中心供氧、中心负压等先进医疗设备。

科内不仅能够熟练开展小儿内科常见多发疾病如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胃炎、腹泻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维生素营养障碍、营养性贫血、儿童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的诊治,而且在小儿疑难危重症如哮喘持续状态、消化性溃疡、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乙肝相关性肾炎、急性白血病、各种休克、各种惊厥、脑炎脑膜炎、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小儿癫痫综合症、Reye综合症、川崎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儿童急性中毒以及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的诊断、治疗、抢救方面具有较高综合能力和水平。

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优良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为每一位患儿解除病痛疾苦。

病人的健康是我们永远的心愿

病人的需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科室电话:0818——7222792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两项科研项目获达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4年4月29日,达州市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市政中心三楼多功能会议室隆重举行,大会对2013年度达州市科技进步奖获得单位进行了表彰,并安排部署了2014年全市科技工作。市委书记焦伟侠,市长包慧,副市长杨佳鹏,市委宣传部部长邓瑜华,市科技局局长戴婕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人员颁奖,会议由包慧主持。 在这次大会上,我院放疗中心完成的《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部完成的《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两项科研项目双双获得达州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市委书记焦伟侠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目前全市上下正值深入贯彻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创造了一大批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事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良好局面。最后号召全市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弘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钻研精神,为推动全市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3年是我院科技成果最为突出的一年,获市、县级科技进步奖共五项,奖金10万元。除获达州市的两项科技进步奖外,还有由核磁共振室完成的《磁共振对诊断脑白质病的应用研究》;由耳鼻咽喉病房完成的《鼻内窥镜临床应用研究》;由护理部完成的《PICC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维护成本效益分析研究》三项科研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健号召全院医务人员以获奖科室(病房)和主研人员为榜样,刻苦钻研医学理论知识,努力提高服务技能水平,不断增强科研转化创新能力,希望获奖者戒骄戒躁,多出科研成果,为渠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我院护理部主任宁强华、肿瘤放疗中心主任谯波、医教科李海玲参加了大会。 医教科:李海玲(供稿) 2014.4.30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