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三院

血液风湿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风湿科历史悠久,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血液专科之一。早在1962年就组建了广州市第一个血液专业小组和血液专业实验室,80年代初在国内首次发现异常血红蛋白纽约型3例,1994年在市级医院率先开展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淋巴瘤,获得成功。2000年以来,开展白血病国际标准MICM分型,实行个体化治疗,白血病治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血液风湿科依托血液内科丰富的临床经验,近10年来开展了风湿免疫病的诊治,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血液风湿科科室人数:8人;科室床位:25张;技术力量: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在读硕士1人。诊疗范围:开展血液病、风湿免疫病诊治及肿瘤化疗以及自体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等业务。
  血液风湿科近年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风湿性医生疾病出生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专业;2、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医生诊断及治疗;3、骨关节炎的综合治疗。在风湿免疫病的诊治方案中,我们坚持“费用最少、疗效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此外,血液风湿科积极开展患者教育、风湿病知识讲座,深受病友欢迎。
  血液风湿科在近10年来协助我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成功救治了大量妊娠合并血液病、风湿免疫病患者,尤其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自我院成为广州医学院直属医院以来,血液风湿科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血液风湿科承担了广州市卫生局课题3项、广州医学院课题1项、广州市科委课题2项、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1项、广东省社会发展重大专项分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厅课题2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顺利通过产前诊断资质复审

8月26日上午,广东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老年与妇幼健康服务处处长李一鸣组织广东省产前诊断专家一行7人,对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了资质复审检查,我院肖国宏副院长,妇研所陈敦金所长,孙筱放副所长,产前诊断中心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审核。 在复审中,陈敦金所长向专家组成员汇报了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近几年科室业务工作、科研立项成果等情况。产前诊断专家分为临床组、影像组、实验组及管理组分别对我院的产前诊断工作进行了现场审核。专家组对我院产前诊断中心的医疗环境、实验室场地、手术室布局、仪器设备、人员配置、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仔细核查了我院的产前诊断病历,并询问了各项筛查及诊断异常的追踪随访情况。经过详细的审核,各位专家高度评价了我院在产前诊断中心投入的大量人员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等优势,对实验室管理、产前诊断宣教,临床工作一些新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规范超声报告及加强产前诊断服务能力建设上提出了建议。李一鸣处长肯定我院在广州市产前诊断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宣布我院顺利通过产前诊断机构资质的复审核。 最后,肖国宏副院长医院感谢上级领导及专家组对我院产前诊断工作给予的肯定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并表示,此次我院产前诊断资质复审的顺利通过,对我院依法开展产前诊断服务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提升产前诊断服务质量,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率具有重要意义。 产前诊断技术是母婴保健专项技术项目之一。为规范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产前诊断中心的监督管理,促使产前诊断中心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及《广东省卫生厅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省卫计委对已取得产前诊断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每三年一次进行审核校验。我院作为广东省首批通过行政审批获得产前诊断资质的机构之一,从2007年起已经开展产前诊断工作。 产前诊断科: 陈菲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血管畸形和脑血管瘤的区别
高云
回答: 脑血管畸形和脑血管瘤是两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脑血管畸形多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脑血管瘤则多为血管壁局部薄弱形成的瘤样扩张。 1、发病机制 脑血管畸形是胚胎期脑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病变,血管结构紊乱,常见类型包括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脑血管瘤多为后天因素导致,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引起血管壁局部薄弱,逐渐膨出形成瘤样结构。 2、病理特征 脑血管畸形的血管团通常由异常增生的动静脉直接相连,缺乏正常毛细血管床,血管壁结构不完整。脑血管瘤表现为局部血管壁膨出,瘤体由完整但薄弱的血管壁构成,常见囊状或梭形外观。 3、临床表现 脑血管畸形常见症状包括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出血等,青少年发病较多。脑血管瘤多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4、影像学表现 脑血管畸形在CT或MRI上可见异常血管团,血管造影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直接交通。脑血管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部血管囊状或梭形扩张,可见瘤颈与载瘤动脉相连。 5、治疗方式 脑血管畸形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疗等综合手段。脑血管瘤以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主,如弹簧圈栓塞、血流导向装置植入等,必要时行手术夹闭。 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时应立即就医。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遵医嘱规范用药,有助于降低脑血管事件风险。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