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三院

超声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医学科位于荔枝湾畔,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国内较早从事超声诊疗的学科之一。半个世纪薪火相传,超声医学科一直秉承“柔心济世,尚道精医”从医理念和“和谐、敬业、创新、奉献”学科文化,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学术研究基地,以热情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与高尚的医德真诚为患者服务。

一、学科概况

现今,超声医学科拥有23间诊室,日均诊疗量达800余人次,全年诊疗总量为20多万人次,各级医护人员近4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0人,已形成一个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临床诊疗团队。学科分设5个诊疗亚专业组:腹部超声诊疗专业组、心血管超声诊疗专业组、浅表器官超声诊疗专业组、妇科超声诊疗专业组、超声介入诊疗专业组,其中,妇科超声介入诊疗及研究已形成鲜明特色。

超声医学科配置了GEVolusonS8、VividE9、SiemensACUSON2000ABVS、PhilipsiE33等多台国内外先进的彩超诊断仪,积极开展全方位的超声诊疗服务。超声诊疗服务范围除常规腹部脏器、浅表器官、肌肉骨骼系统、腔内超声、周围血管、器官移植、心脏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外,还重点开展超声介入、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3D-HyCoSy)、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ABVS)、心脏同步化分析(TSI)、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等新技术,可充分满足现代临床诊疗需求和为广大患者朋友服务。

二、特色医疗

1、超声介入

我科开展的超声介入诊疗技术项目包括各部位活体组织活检、转移瘤放射粒子植入、实时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螺旋切除术、肝脏肿瘤射频消融、原位肾及移植肾积液造瘘、卵巢肿瘤、异位妊娠治疗、超声引导下经腔内宫腔手术、盆腔良性囊性包块穿刺治疗术、减胎术、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穿刺辅助排卵等。超声操作医师经验丰富,定位准确,疗效明显,足以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在广州地区乃至全省同行中均具有较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超声介入的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和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直接到达病灶区域,完成各种穿刺活检、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因而可避免某些外科手术,并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效果。

超声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1)微创技术,无需开刀;(2)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3)能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部位,减少药物的副作用;(4)在三维可视状态下直面病灶,从而避免对大血管、邻近脏器造成副损伤;(5)治疗结束后不需住院或只需短暂留院观察,可大大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

2、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3D-HyCoSy)

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是一种安全、无痛的不孕症检查新技术,可快速、准确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性。该技术向子宫腔内注入造影剂后,在三维超声下观察造影剂通过宫腔及输卵管时的流动情况以判断子宫腔有无异常、输卵管走行有无扭曲、输卵管管腔是否通畅等。

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采用编码造影成像技术,可获得清晰的输卵管全程空间立体走行图像,提高输卵管显示率。同时,它简便、安全,检查后次月即可受孕,已逐渐成为临床评估输卵管通畅度的首选筛查方法,能有效帮助不孕患者快速准确找到病因,早日实现怀孕梦想。

3、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ABVS)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ABVS)是一种全新的检查乳腺疾病的超声成像技术,能有效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并可用于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可弥补传统高频超声对乳腺检查的不足,为临床提供了全新、规范、标准的乳腺超声三维扫查模式。

ABVS的优势在于:(1)适用人群范围广,无年龄段限制;(2)检查方法简便舒适,无辐射,无造影剂;(3)图像质量高,信息量大,自动获取信息,易于保存和复核;(4)病灶定位精准,可准确地对每个乳腺肿物进行准确的定位;(5)图像信息全面,减少漏诊率。

4、心脏同步化分析(TSI)

心脏同步化分析(TSI)是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通过自相关信号处理技术,对代表心肌运动的多普勒频移信息进行彩色编码,显像方式主要包括组织速度显像、加速度图、能量图、组织追踪显像、应变/应变率成像、组织同步化成像的一项显像技术。

TSI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术前评估、治疗过程中指导电极植入、术后校正以及远期预后评估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受生育、疾病、衰老等因素的影响,30岁以上的妇女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发生率高达40%~50%。盆底损伤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尿频、便秘等不适,重者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

FPFD的早期诊断可使多数患者通过盆底肌肉功能训练等达到治疗目的,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可大大缩短容积数据采集时间,且获取的容积数据可以显示任意切面,更加直观、多切面地观察盆底结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前后的评估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三、科研情况

1、研究方向

超声医学科通过不断探索与经验沉淀,逐渐形成了以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超声诊疗智能化、超声分子靶向技术为学科研究方向。2013年底,成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室”,聘请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王毅翔教授为学科特聘教授。

2、科研工作

近年来,超声医学科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科技激励机制,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中青年科技人员作用,为超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造了条件。在科研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本学科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以上课题8项,厅市级课题10项,科研经费接近200万元;获得国家专利10项;在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在SCI收录源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5篇;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单位编著专著3部——《分子影像学——基础与应用》、《心血管超声分子影像学》和《浅表器官和周围血管超声读片》,参编专著多部,已处于广州市属同行的先进水平。

3、交流合作

学科成员积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举办的多个超声年会及学术讨论,部分成员担任省市本专业学会常委及委员;曾成功主持举办区域性有影响力的大型学术会议,于2011年主办“第一届广东省分子影像学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并多次组织举办各类超声诊疗技术培训班。此外,本学科与国内外的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和合作机制,具有丰富的科研合作经验,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暨南大学等进行多方位深入的合作研究。同时,根据医院和学科发展规划,定期分批选派人才送到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著名院校进修培训,大力引进吸收国内外新技术、新观点,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推动学科建设和提高诊疗服务质量。

四、教学情况

超声医学科还拥有一支高层次的教师人才队伍,现有教授1人,讲师3人,设立一套完整严谨的教学制度,规范教师职责与义务,认真完成广州医科大学及医院交派的教学任务。本学科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承担研究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专业)、三年制专科以及成人教育专升本超声诊断学的教学任务,培养研究生20余人。同时,本学科为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至今已接纳近百名各级进修医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紧扣教学大纲发展需要开展多形式教学方案,积极开展各类型专题小课及疑难病例讨论会,力求教学互长,认真完成学校及医院交派的培训任务,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得到各用人单位及进修医生的广泛好评。

五、发展展望

在未来的发展中,超声医学科将继续秉承“和谐、敬业、创新、奉献”学科文化,坚持医疗与研究并重、基础与临床并举,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和汇聚一批高素质人才,建设发展成为一个高水平、国内领先的超声诊疗中心,坚持用心、真心为患者服务、为临床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顺利通过产前诊断资质复审

8月26日上午,广东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老年与妇幼健康服务处处长李一鸣组织广东省产前诊断专家一行7人,对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了资质复审检查,我院肖国宏副院长,妇研所陈敦金所长,孙筱放副所长,产前诊断中心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审核。 在复审中,陈敦金所长向专家组成员汇报了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近几年科室业务工作、科研立项成果等情况。产前诊断专家分为临床组、影像组、实验组及管理组分别对我院的产前诊断工作进行了现场审核。专家组对我院产前诊断中心的医疗环境、实验室场地、手术室布局、仪器设备、人员配置、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仔细核查了我院的产前诊断病历,并询问了各项筛查及诊断异常的追踪随访情况。经过详细的审核,各位专家高度评价了我院在产前诊断中心投入的大量人员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等优势,对实验室管理、产前诊断宣教,临床工作一些新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规范超声报告及加强产前诊断服务能力建设上提出了建议。李一鸣处长肯定我院在广州市产前诊断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宣布我院顺利通过产前诊断机构资质的复审核。 最后,肖国宏副院长医院感谢上级领导及专家组对我院产前诊断工作给予的肯定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并表示,此次我院产前诊断资质复审的顺利通过,对我院依法开展产前诊断服务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提升产前诊断服务质量,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率具有重要意义。 产前诊断技术是母婴保健专项技术项目之一。为规范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产前诊断中心的监督管理,促使产前诊断中心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及《广东省卫生厅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省卫计委对已取得产前诊断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每三年一次进行审核校验。我院作为广东省首批通过行政审批获得产前诊断资质的机构之一,从2007年起已经开展产前诊断工作。 产前诊断科: 陈菲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