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心胸外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胸外科成立于1974年,历经三十余载的不断发展,现有开放床位60张(其中ICU床位15张),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我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着重致力于低体重、危重型、复杂型先心病的外科治疗。现每年完成心脏直视手术600余例,总死亡率3%左右。手术最小年龄为生后1天,手术最低体重2.0公斤,目前1岁以下婴儿已占心脏手术总数的50%以上,小于10公斤以下患儿占总数的70%以上。我科先后开展了大动脉转位、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各型完全性房室通道、单心室、右室双出口合并内脏转位矫治、各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三房心、Cantral五联症等均能施行手术矫治,近年来肺动脉吊带及血管环、外科微创封堵等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复杂先心病的手术数量及效果处于西部地区领先水平。
  现年收治普胸患儿900余例。先天性漏斗胸微创NUSS 矫形手术、自主开发创新的胸骨悬吊矫治漏斗胸手术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连续50例无死亡,气管支气管异物一次取尽率达99.5%,新生儿危重型膈疝手术死亡率低于5%,在诊治其他疾病方面也有丰富经验,如食道裂孔疝、胸腔及纵隔肿瘤、肺先天性疾病、心包炎、脓胸、颈静脉扩张、鸡胸等。
  近五年来,我科骨干医师均有赴美国、德国、加拿大及香港等地学习培训经历,申请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课题20余项,撰写及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并承担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其中每年可招收研究生8-10名。
  为缓解贫困疾病儿童看病难、看病贵,我院积极为先心病患儿设立“先心基金”、“贫困基金”、“先心病大病救助”、 “重庆市希望工程---小天使基金” 等各种扶贫项目,减免贫困疾病儿童诊治费用,为缓解贫困疾病儿童看病难做出了积极贡献。
  胸心外科是医院十二五重点发展的特色专科,坚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以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广大儿童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为建设国内一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胸心外科而不懈奋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肝胆外科参加第一届儿童肝移植研讨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全民对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视,我国每年实施儿童肝移植的患儿呈逐年上升趋势。终末期肝病儿童,肝移植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和开展儿童肝移植手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主办的第一届儿童肝移植研讨会,于2014年6月20日-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深圳儿童医院、天津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近30家医院100余名专家参会。 我院肝胆外科张明满教授向到会专家介绍了我院儿童肝移植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儿童DCD捐献工作开展情况。我院儿童肝移植手术完成的例数、手术难度和术后疗效,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会议现场,张明满教授的发言专家们广泛关注,纷纷踊跃提问,与张教授探讨交流儿童肝移植技术中的难点、要点。其余专家还分享各大医院儿童肝移植开展情况、胆道闭锁的治疗新进展和儿童围手术期管理方法等。 本次参会,让肝胆外科医护人员更清楚地了解到当前儿童肝移植发展形势,与其他医院交流了在儿童肝移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经验,提高我院儿童肝胆疾病诊治技术和儿童肝移植技术在国内的知名度,使我院儿童肝移植工作得到了更多国内同行的了解和认可,极大的鼓舞了肝胆外科医护团队成员,不断推进我院儿童肝移植工作,造福更多的儿童终末期肝病儿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