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成立于1973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儿童泌尿外科专科之一。2001年成立重庆医科大学儿童泌尿生殖疾病中心。曾是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泌尿学组副组长单位,现为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泌尿学组委员、重庆市小儿外科专委会主任、泌尿外科专委会委员、男科专委会委员单位,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是培养全国各地小儿泌尿专科医师的重要基地。拥有诊治儿童泌尿外科疾病的全国知名专家和中青年专家,包括教授4名、讲师5名,助教1名;海外高级访问学者3名;博士5名,博士后1名。目前,该学科在综合实力,尤其在临床应用转化、基础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已经位居全国前列。
  常年开设泌尿专科病房,目前开放床位52张;开设全国知名专家门诊及专家专科门诊,每天均接诊泌尿专科病人。每年诊治专科病人逾万人次(病人来自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湖北、广东、海南、河南、北京、山东、浙江等全国20多个省市)。
  该中心具有丰富、成功的临床经验,其疾病诊治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
  尿道下裂不但多见,而且其发病率尚有不断增加趋势。该病目前术式甚多,但疗效欠佳,并发症甚多,其并发症国外报告至今仍高达20%左右,中心在近5年所诊治的600余例中,一期术后尿道正位开口、形态满意、排尿通畅无漏尿者已达到85%以上。特别对重型尿道下裂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积水均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特别是对常见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目前报告肾切除率仍在10%左右。该本中心不但均能成功保留病肾,而且近10余年均保证了一期成功;采用微创手术,减轻手术创伤。是儿童常见肿瘤,目前国外治愈率已达到90%左右。由于该中心加强了对晚期病人术前和术后的规范性化疗,术中根治性切除肿瘤,无瘤存活率已达到85%以上,近10年中4例双侧患病者均治愈。2007年10月联合心血管外科,一期成功切除了1例9岁(体重20kg)伴有下腔静脉(长度13cm)及心脏转移瘤(直径6cm)的巨大肿瘤(直径14cm,重0.8kg)。表现为阴茎短小的隐匿阴茎,璞状阴茎、小阴茎临床并不少见,治疗方法尚不规范。该中心自行设计了治疗隐匿阴茎的手术方法,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已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该中心的腔镜微创技术已达全国先进水平。不但成功开展了经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精索静脉曲张精索血管结扎、肾发育不良及重复肾切除、肾积水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切除等,手术创伤小,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近年开展的气膀胱下经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尿失禁、遗尿症、尿频、排尿困难等,系常见但又未受到足够重视的疾病,该中心为解除患儿及家属的烦恼,购入了先进的尿动力学检测设备,对其病因进行研究,同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病 如隐睾,鞘膜积液,膀胱输尿管返流,泌尿系统损伤等治疗方法成熟、先进,疗效好。小儿泌尿外科少见病及复杂畸形 如肾上腺、膀胱肿瘤,两性畸形,膀胱外翻、尿道上裂,神经原性膀胱等,均有丰富、成功的治疗经验。该中心对儿童泌尿生殖疾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科研主攻方向为儿童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发病机制研究。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教育部重点项目、重庆市科委、卫生局、教委等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余项。获得科技部/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SCI 12篇,CSCD 80余篇。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认可。
  通过对儿童鞘膜积液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将过去常规的鞘膜外翻术改为了鞘突高位结扎术,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对高位精索松解在隐睾手术中的意义的研究,探讨出了隐睾的最佳手术方式,提高了隐睾满意的复位率,减少了术后睾丸的萎缩。通过对一侧睾丸损害导致对侧睾丸代偿性肥大的研究,提出了睾丸代偿性肥大有可能影响其后生育力的见解。目前正在进行尿道下裂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肿瘤化疗药物对生精功能的损害及保护机理的研究。通过众多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不但提高了该中心的基础理论水平,也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肝胆外科参加第一届儿童肝移植研讨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全民对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视,我国每年实施儿童肝移植的患儿呈逐年上升趋势。终末期肝病儿童,肝移植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和开展儿童肝移植手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主办的第一届儿童肝移植研讨会,于2014年6月20日-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深圳儿童医院、天津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近30家医院100余名专家参会。 我院肝胆外科张明满教授向到会专家介绍了我院儿童肝移植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儿童DCD捐献工作开展情况。我院儿童肝移植手术完成的例数、手术难度和术后疗效,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会议现场,张明满教授的发言专家们广泛关注,纷纷踊跃提问,与张教授探讨交流儿童肝移植技术中的难点、要点。其余专家还分享各大医院儿童肝移植开展情况、胆道闭锁的治疗新进展和儿童围手术期管理方法等。 本次参会,让肝胆外科医护人员更清楚地了解到当前儿童肝移植发展形势,与其他医院交流了在儿童肝移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经验,提高我院儿童肝胆疾病诊治技术和儿童肝移植技术在国内的知名度,使我院儿童肝移植工作得到了更多国内同行的了解和认可,极大的鼓舞了肝胆外科医护团队成员,不断推进我院儿童肝移植工作,造福更多的儿童终末期肝病儿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