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肾病免疫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肾病免疫科下设肾脏、免疫两专业,是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组长、肾脏学组成员单位。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儿童肾脏病诊治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全国领先的免疫缺陷病诊治中心。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2人。床位53张,收治住院病人约3000人/年。开设免疫缺陷病、风湿性疾病、肾脏疾病专科专家门诊,年门诊量约15000人次。
  该科拥有近二十年免疫缺陷病诊治临床经验和完善的免疫缺陷病筛查、分子遗传学诊断平台。可进行超过60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基因分析、蛋白质诊断,约覆盖90%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为早期治疗、挽救患儿生命奠定了坚实基础。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遗传性噬血综合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等疾病的诊治水平尤其突出。近五年来该科与血液科合作已成功完成近20例免疫缺陷病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挽救了大部分患儿生命。于2006年牵头建立的“中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关爱中心”网站是面向全国病员及医师的交流、咨询平台,旨在呼吁全社会对免疫缺陷病患儿的关注。
  肾穿刺病理检查精确诊断孩子的肾脏病情
  该科率先在西南地区儿童中开展安全、有效的肾穿刺活检术,已有近20年历史。采用B超精确定位,基础麻醉以达到无痛。目前每年完成肾活检200多例,成功率达98%以上,肾穿刺儿童的最小年龄仅为1岁,为儿童肾小球疾病的准确诊断、精心有效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急慢性肾脏疾病的综合治疗
  肾病,夜遗尿症,各种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炎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肾脏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该科在长期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系列综合治疗的经验,诊断和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的治愈率显著提高。经过饮食指导及闹钟训练,增强了夜遗尿儿童的自信心。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这些患儿的生活质量。
  风湿性疾病的特色治疗
  随着感染性疾病发病率的下降,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该类疾病呈慢性经过,是人们眼中的“第二癌症”。该科最早在西南地区开设了儿童风湿性疾病的专科门诊,并配备完整的疾病检测手段和设备,对这类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对难治病例采用了多种生物制剂治疗,取得显著疗效,重新树立了患儿及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了该类疾病的致残率,明显改善了远期疗效。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是通过建立体外血液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不同净化装置,去除血液中的致病物质和代谢废物,使血液得以净化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科1997年即对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实施血液透析,并成为国内最早建立儿童血液净化室的单位之一。现能开展CRRT、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血浆置换等多种血液净化模式,救治了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生物毒素和药物中毒、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儿童,提高了危重病人(尤其是3岁以内儿童)的救治水平及存活率。综合体外循环技术处理、抗凝等关键技术过硬,成功为体重仅2.3公斤早产儿多次实施血液净化。目前我院血液净化室已成为国内临床应用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儿童血液净化中心之一。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肝胆外科参加第一届儿童肝移植研讨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全民对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视,我国每年实施儿童肝移植的患儿呈逐年上升趋势。终末期肝病儿童,肝移植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和开展儿童肝移植手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主办的第一届儿童肝移植研讨会,于2014年6月20日-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深圳儿童医院、天津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近30家医院100余名专家参会。 我院肝胆外科张明满教授向到会专家介绍了我院儿童肝移植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儿童DCD捐献工作开展情况。我院儿童肝移植手术完成的例数、手术难度和术后疗效,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会议现场,张明满教授的发言专家们广泛关注,纷纷踊跃提问,与张教授探讨交流儿童肝移植技术中的难点、要点。其余专家还分享各大医院儿童肝移植开展情况、胆道闭锁的治疗新进展和儿童围手术期管理方法等。 本次参会,让肝胆外科医护人员更清楚地了解到当前儿童肝移植发展形势,与其他医院交流了在儿童肝移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经验,提高我院儿童肝胆疾病诊治技术和儿童肝移植技术在国内的知名度,使我院儿童肝移植工作得到了更多国内同行的了解和认可,极大的鼓舞了肝胆外科医护团队成员,不断推进我院儿童肝移植工作,造福更多的儿童终末期肝病儿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