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风湿免疫科)始建于1988年,2006年在中西医结合科的基础上成立了风湿免疫专科,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该专科已发展成为重庆北部地区最权威、实力最强、诊疗水平最高的风湿病诊疗中心,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疗技术达到了较为先进的水平。

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硕士生3名。现有专科开放床位27张,年门诊量约4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2500人次。

风湿免疫科主要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痛风、感染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疾病。我科不仅拥有传统的中西医诊疗器具,还拥有中药熏蒸机、中频治疗仪、磁热疗机、肢体气压治疗仪等新治疗仪器。开展了AKA、抗CCP、B-27等检查,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结缔组织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

近年来,科室引进多项先进的诊疗技术,其中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的生物靶向治疗,关节滑膜病理检查、关节腔超声检查、高频超声、核磁共振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同时,科室对风湿病的传统经典治疗进行了临床规范化,使诊疗流程更加完备,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婴儿得了疝气怎么办
徐建威
回答: 婴儿疝气可通过保守观察、手法复位、疝气带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婴儿疝气通常由腹壁发育不全、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保守观察 一岁以内的小型脐疝或腹股沟疝可能自愈,需定期监测疝囊变化。家长需每日检查包块大小及质地,记录哭闹时是否增大。若包块柔软且可回纳,无呕吐、血便等症状,可暂不干预。期间避免剧烈哭闹、便秘等腹压增高行为。 2、手法复位 适用于可复性腹股沟疝突发嵌顿时。家长需让婴儿平卧并屈髋,用指腹轻柔推挤疝囊向腹腔方向回纳。操作前需确认无发热、包块硬结等嵌顿征象。复位失败或婴儿哭闹剧烈须立即就医,避免肠管缺血坏死。 3、疝气带固定 脐疝可选用弹性腹带加压包扎,腹股沟疝需专用疝气带托住腹股沟区。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松紧度,过紧影响呼吸,过松无效。每日检查皮肤是否受压发红,佩戴时间不超过12小时。该方式不能根治但可延缓病情进展。 4、药物治疗 合并肠梗阻时需静脉补液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腹胀者可遵医嘱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疼痛明显时按体重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药物。 5、手术治疗 一岁后未愈的脐疝或反复嵌顿的腹股沟疝需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较小,术后6小时可进食。传统开放手术需缝合腹壁缺损,术后用绷带加压包扎1-2周。两种术式均需全身麻醉,术前需禁食6小时。 日常需保持婴儿大便通畅,哺乳后竖抱拍嗝减少腹胀。避免长时间剧烈哭闹,可使用安抚奶嘴缓解情绪。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建议穿戴连体衣减少腹部受压。术后三个月内避免趴睡及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复发情况。若发现包块变硬、发热或拒食需急诊处理。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