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急诊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建立了完整的现代急救医学体系,全天24小时开放,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抢救危重急症患者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沿阵地,同时肩负教学、培训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性临床科室。急诊科面对立水桥路天通苑段,临近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交通便利。
  急诊科的工作人员有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急诊Attending级以上医师来自北京各大著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其中有来自协和医院的博士生导师王仲教授、来自北大医院的急诊感染病专家陈旭岩部长,还有来自北大医院、人民医院等医院的资深急诊科医师。住院医师也是来自协和医院、301医院和山东大学等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急诊外科、妇科、耳鼻喉、眼科分别由相应科室派驻医师进行处置。急诊医师除了应对各种危重急症外,他们的专业分布涵盖了急诊专业、感染重症、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老年医学等多个领域。呼吸治疗师由护士经过严格专业培训,凡是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都可以接受他们的细心照护。急诊科的护士们,不仅是来自各大医院,而且被外送至301医院、协和医院等进行了专业培训。大部分医护人员也派至长庚系统的不同医院学习,体验了长庚系统的严格制度化管理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化关怀。
  急诊科随时为患者服务。急诊科设有专用的药房、收费处、化验室、普通X线和CT检查室等,24小时开放。同时,为方便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在急诊缴费处的旁边,就设立了住院服务中心;为急诊患者转住院或手术室的快捷便利,设置了专用直达电梯。
  内科急诊包括内科危急重症的抢救和治疗,如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卒中、高血压危象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持续状态、肺性脑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等,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垂体危象、甲亢危象等,重症感染乃至脓毒性休克,大血管急症如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横纹肌溶解,有机磷中毒等药物中毒,多脏器损伤或衰竭;并且与相关科室共同设立了某些危重病的绿色通道,如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绿色通道,以尽快、尽可能将疾病的危害降至最低,挽救生命。外科急诊主要承担对外伤、多发性复合伤、急腹症、肾绞痛等外科急症的处理和诊疗。妇产科急诊包括急性妇产科出血性疾病、宫外孕和妇科腹痛等疾病。眼科和耳鼻喉科急诊主要处理本专科急性疾病,如外伤、眼睛红肿、鼻衄、突发声音嘶哑等。
  急诊科场地按功能划分为诊室、抢救室、临时观察室、输液室、外科清创室等区域。患者经检伤分诊后进入不同的急诊区域就诊,视病情需要,必要时需要在急诊临时留观室输液治疗,危重症患者进入抢救室。观察室和抢救室的每张床位均设有多功能监护仪,以利于观察病情变化。输液室承担全院门诊的静脉输液任务。
  急诊科医用设备齐全:拥有多参数监护系统,便携式监护仪,床旁血滤机,血气机,床旁快速心梗三项检测仪,床旁超声、有创和无创呼吸机、自动洗胃机、除颤仪、自动胸外按压机、便携式呼吸机、可视化支气管镜、CRRT、PiCCO等各种急救监护设备。
  为继续提高科室医护人员的知识素养和专业素养,急诊科不断注重科室的继续教育,除参加院、部级的定期业务学习讲座外,定期举行科内的业务培训,包括院内常见急症的判断和处理,流感防治和心肺复苏,急重症或某些重大疾病的进展和指南学习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培训以及突发应急事件的演练。同时,还承担对全院全员的CPR技能培训与考核。并注重交流培训,使自己的知识更新处于前沿。
  科室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秉承本院“人本 济世 厚德 至善”的价值观,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坚守岗位,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术、熟练的技能和严格的管理,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痛经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冷启刚
回答: 痛经可通过热敷、服用止痛药、使用短效避孕药、调整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治疗。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引起。 1、热敷 热敷是缓解痛经的常用方法,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放松子宫肌肉。可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于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15-30分钟。热敷适用于原发性痛经,对前列腺素引起的子宫痉挛性疼痛效果较好。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谨慎。 2、服用止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建议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用效果更佳。胃肠道不适者应选择肠溶制剂,有哮喘或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连续使用超过3天,以免引起药物依赖性头痛。 3、短效避孕药 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复合避孕药可通过抑制排卵和子宫内膜生长减轻痛经。适合月经周期规律且无避孕禁忌的成年女性,需连续服用21天。用药初期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等不适,吸烟者及有血栓病史者禁用。使用前应进行妇科检查和肝功能评估。 4、调整饮食 月经期应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摄入,减少前列腺素生成。补充镁元素可吃香蕉、深绿色蔬菜,帮助放松肌肉。避免高盐、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防水肿加重疼痛。痛经严重时可饮用姜茶或红糖水,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 5、适度运动 经期进行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散步可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疼痛。推荐猫牛式、婴儿式等瑜伽动作放松盆底肌,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经量增多,贫血患者应减少运动强度。运动时注意保暖,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痛经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经期注意腹部保暖,可使用暖宫贴维持局部温度。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程度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痛经伴随经量异常、性交痛或不孕,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长期严重痛经者建议妇科检查排除盆腔病变,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个体化调整。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