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脑病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脑病科,其前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神经科”,是目前我院集医疗、科研、教学和对外临床培训于一身的临床科室,本科室现有高级职称医师3人,中级职称医师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作为最早成立的临床研究科室之一,在几代中医针灸专家的不懈努力下,在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针灸镇痛、针药结合防治脑中风、延缓脑衰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传承至今。

针灸医院脑病科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中医传统诊疗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方法进行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攻关,在采用针灸与药物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相关病症方面有独特优势,尤其对治疗脑血管病、面瘫、震颤麻痹、癫痫、睡眠障碍、精神抑郁、周围神经麻痹、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各种疼痛、戒烟、阳痿、遗精、过敏性疾病等均有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一整套完备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简便易行,无痛苦、无副作用,深受国内外广大患者的欢迎。

神经科的每一位医生,均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涉外医疗和教学,长期担任外籍留学生和国内进修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指导,直接用英语授课,受到世界各地医师、学员的好评。几位高级职称医师曾多次公派到多个国家、地区讲学和医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几十年来,神经科的专家们在针灸临床工作中,以证为凭,以精为准,以适为度,以效为信,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痛苦,勇于探索神经系统疑难杂症,曾先后承担和参加所、院、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级课题十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获得院级科研成果奖两项。这些科研项目大多围绕着神经系统疾病、针灸镇痛临床,重点研究病种为:中风后遗症、面瘫、震颤麻痹、失眠症、颈椎病、各种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经)等。

科室特色:

1.中风单元疗法,以醒脑开窍立法,头针、体针、电针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等)、血管性痴呆等。

2.依据个体化诊疗原则,针药结合治疗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耳鸣耳聋、面肌痉挛、震颤麻痹、癫痫、精神抑郁、秽语多动症、遗尿、遗精、阳痿、便秘、戒烟等。

3.针罐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月经失调等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失调病证。

4.全程疗法(针、灸、中药、穴位注射等)治疗面瘫(面神经炎),各种神经痛和神经损伤,颈椎、腰椎、肩肘关节、膝关节的疼痛等。

5.多种疑难杂症。

联系电话:64031166-207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改善脸部皮肤暗黄
聂小娟
回答: 脸部皮肤暗黄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加强防晒、适度护肤、医学干预等方式改善。皮肤暗黄可能与紫外线损伤、贫血、肝胆疾病、角质堆积、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有助于抑制黑色素沉积。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食物可改善贫血性暗沉。长期高糖饮食可能导致皮肤糖化发黄,需控制精制糖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废物排出。营养不良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片。 2、规律作息 长期熬夜会降低皮肤修复能力,导致角质层含水量下降显现暗黄。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晚间11点前入睡有助于肝脏排毒。持续睡眠不足可能加重黑眼圈与肤色不均,午间可闭目休息20分钟。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刺激。 3、加强防晒 紫外线会激活酪氨酸酶加速黑色素生成,外出前30分钟涂抹SPF30以上防晒霜。物理防晒剂如二氧化钛可即时起效,化学防晒需每2-3小时补涂。阴天仍需防晒,紫外线穿透云层可达地表80%。戴宽檐帽、墨镜等硬防晒能减少面部直接曝晒。 4、适度护肤 每周1-2次去角质可改善因老化角质堆积导致的暗沉,敏感肌应选用葡糖苷类温和清洁产品。含烟酰胺的精华液能阻断黑色素转运,维生素E乳膏可增强皮肤屏障。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脂膜加重暗黄,建议早晚各洁面1次。冷喷仪护理能暂时收缩血管提亮肤色。 5、医学干预 顽固性暗黄需排查慢性肝炎、胆管梗阻等疾病,肝功能异常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光子嫩肤能分解表皮黑色素,果酸换肤促进角质更新。严重贫血患者可能需要硫酸亚铁片治疗。所有医美项目需在专业机构操作,术后需严格防晒。 改善皮肤暗黄需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每日清洁后使用含传明酸成分的护肤品可预防色素沉着。长时间未缓解或伴随巩膜黄染、乏力等症状,应及时排查肝胆疾病。敏感肌选择护肤品前应做耳后测试,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刺激性产品。秋冬季节可增加保湿面膜使用频率,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湿度。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