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肝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肝病科实力雄厚,团队承担多种肝病新药的临床验证工作,在临床用药和治疗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在长期实验室研究和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用生物技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疫苗的研究。团队设有检验实验室并为临床提供肝炎病原学相关的检测服务。建立并研发了多种肝炎病原学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盒。已通过了昆泰实验室认证和CNAS认证,并于2014年通过了美国病理协会的CAP认证。在研究领域,团队承担了自“六五”以来的多项国家“五年”计划。主持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传染病”专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先后参加和主持了肝炎病毒基因分子生物学、肝炎病毒诊断试剂,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基因工程疫苗和肝癌疫苗等重点研究课题。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80余次,发表了大量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肝炎通过什么途径能传染给别人
胡乃文
回答: 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别人。肝炎是由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 1、血液传播 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含量较高,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感染。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医疗操作应使用一次性器械。 2、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血液或体液,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概率较低。携带肝炎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性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可能含有病毒。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日常生活接触中传播风险较低,但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仍可能导致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可预防传播。 5、医源性传播 医疗机构中如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肝炎病毒传播。牙科治疗、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操作存在潜在风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可降低感染概率。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 预防肝炎传播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危行为,注意饮食卫生,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肝功能异常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