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医院

肾病内分泌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肾病内分泌科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共23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3名,硕士研究生6名,血液透析室有血液透析机6台、血液滤过机1台,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能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滤过、单纯超滤、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治疗。

肾病内分泌科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血液与透析液中的水、电解质和中小分子物质通过分隔该两种液体的半透膜进行弥散和渗透,从而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中分子物质和过多的电解质如钾便可通过透析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或醋酸盐等也可弥散到血液中,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治疗方法。在透析过程中使机体内在环境接近正常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肾病内分泌科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早期血液透析治疗可减少感染、出血、昏迷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透析指征的进行血液透析可使长期生存率增加、长期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总治疗费用降低;可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急救以及完全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前准备。血液透析技术已成为终末期肾衰患者延长生命的主要治疗技术,其感染率低,操作相当简便,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其优势无可比拟。

肾病内分泌科设有肾脏、内分泌及血液三个专业组。

肾病内分泌科肾脏专业组主治肾脏各种疾病,运用临床各种检测手段及血尿MG特殊化验,确诊率98%。采用肾病治疗仪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显著,开展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病人进行替代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肾病内分泌科内分泌组对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尤其对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可制定出个体化经济可行的治疗方案。密切关注国内外医学进展,运用咦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显著缩短了高血压控制时间及血糖控制水平。采用糖尿病治疗仪通过药液超声雾化经中频脉冲直接对患者穴位进行药理性渗透,以纠正糖代谢紊乱。

肾病内分泌科血液组采用骨髓穿刺等检测手段,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两项目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心血管医院赵朝博士、眼科医院徐琨博士申报的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资助金额分别为69万元、23万元,这是继2012年后我院再次获得此项殊荣。 我院历来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2013年底医院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增加了大家的科研积极性。2014年国科金项目我院最终选出12项参与申报,2项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的肯定和批准,这将进一步带动和激励我院开展更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我院整体科研实力,使得我院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再创新的辉煌,对医院的学科建设以及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医院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各级科研立项均衡分布并逐年递增。 小贴士: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 自然科学基金委是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科学基金工作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经费依靠行政拨款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全面引入和实施了先进的科研经费资助模式,确定了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 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形成和发展了“项目”与“人才”两大资助板块:建立了以面上、重点、重大项目三个层次为主、一系列专项基金相互配合衔接的项目资助格局;通过实施吸引与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战略,架构了以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构成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资助体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