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科 (共26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肾内科成立于198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肾脏病专科之一,包括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肾脏病理室和实验室等,是卫生部重点发展项目建设学科,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肾脏病专业研究生招生及培养学科,并承担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工作。现有病房42张、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机器85台,教授或主任医师7人、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4人,副研究员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是国内医疗、科研和教学综合实力较强的专科。在慢性肾炎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透析及慢性并发症(肾性骨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心血管损害等)防治等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学科主要创建人杜学海教授是我国第一代从事肾脏病研究及临床诊治的著名专家,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第1至第4届常务委员和亚洲太平洋地区肾脏病学会理事。我国著名肾脏病专家谌贻璞教授于1998年至2006年担任肾内科主任、2006年至2009年担任肾内科首席专家,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第5届常务委员、第6届主任委员、第7届名誉主任委员。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邹万忠教授是我国权威肾脏病理专家,负责慢性肾炎肾穿刺病理诊断。现任肾内科主任李文歌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从事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是我国知名中青年肾脏病专家,1989年至200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肾内科工作,2000年至2004年担任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副主任,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第7届委员,现担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第8届常务委员、以及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学会肾脏病委员会委员。
  
肾内科近10余年来,肾内科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医院课题近30项,主要包括:慢性肾炎发病机理研究及临床治疗、中草药肾损害机理及其治疗、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症防治、以及肥胖相关肾小球病诊治等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3月10日停诊信息心脏内科上午,郑金刚(停诊)下午,郑金刚(停诊)心脏血管外科-电化疗科上午,任师颜(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上午,徐浩(停诊)贺琳(停诊)内分泌科上午,陈燕燕(停诊)李光伟(停诊)卜石(停诊)洪靖(停诊)下午,张波(停诊)洪靖(停诊)中医糖尿病科下午,段军(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心脏血管外科-电化疗科上午,任师颜(停诊)骨科下午,卢剑(停诊)胸外科(肺癌中心)上午,石彬(停诊)陈京宇(停诊)妇产科(含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上午,吉淑芳(停诊)刘静璞(停诊)梁静(停诊)下午,吉淑芳(停诊)刘颖(停诊)郑郑(停诊)陈庆云(停诊)梁静(停诊)眼科上午,苑维(停诊)耳鼻喉科上午,韩军(停诊)口腔医学中心上午,路东升(停诊)下午,徐宝华(停诊)路东升(停诊)皮肤病与性病科下午,蔓小红(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心脏内科上午,郑金刚(停诊)下午,郑金刚(停诊)内分泌代谢病中心-内分泌科上午,陈燕燕(停诊)李光伟(停诊)卜石(停诊)洪靖(停诊)下午,张波(停诊)洪靖(停诊)呼吸内科上午,俞红霞(停诊)下午,林江涛(停诊)消化内科上午,杜时雨(停诊)王晓娣(停诊)下午,杜时雨(停诊)张明刚(停诊)王晓娣(停诊)神经内科(含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上午,汪仁斌(停诊)任连坤(停诊)肾内科(含血液净化中心)下午,方静(停诊)周莉(停诊)谭敏(停诊)风湿免疫科上午,王国春(停诊)王丽英(停诊)刘霞(停诊)感染疾病科上午,彭向欣(停诊)下午,彭向欣(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上午,徐浩(停诊)贺琳(停诊)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中医糖尿病科下午,段军(停诊)中医肺病科(原中医呼吸科)下午,陈燕(停诊)中医男科下午,刘保兴(停诊)中医外科上午,任卫华(停诊)下午,任卫华(停诊)夜晚,夏仲元(停诊)老年医学科上午,王燕(停诊)杨学青(停诊)中医针灸科上午,胥荣东(停诊)史榕荇(停诊)下午,史榕荇(停诊)中医按摩科下午,贾云芳(停诊)康复医学科下午,吴学敏(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高云
回答: 心肌梗死与冠心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1、定义差异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慢性疾病。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属于冠心病的急危重症表现。两者在疾病性质上存在慢性进展与急性发作的根本差异。 2、病理机制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逐渐增大造成管腔狭窄,血流受限但尚未完全中断。心肌梗死时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血管完全闭塞引发心肌细胞坏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决定了两者的病理联系,心肌梗死往往是冠心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终末事件。 3、临床表现 冠心病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梗死则出现持续剧烈胸痛伴濒死感,疼痛超过30分钟且药物无法缓解,常合并冷汗、恶心等全身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是区分两者的重要临床依据。 4、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依赖冠脉CTA或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结合运动负荷试验。心肌梗死需满足胸痛症状、心电图动态演变及心肌酶谱升高三联征,其中心肌肌钙蛋白特异性升高具有确诊价值。实验室指标变化是鉴别两者的关键。 5、治疗策略 冠心病以抗血小板、调脂药物控制为主,严重狭窄需支架植入。心肌梗死需紧急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或急诊PCI手术,后期仍需长期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urgency 和方式反映了两者不同的疾病阶段管理需求。 冠心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日常避免剧烈情绪波动,戒烟限酒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出现持续胸痛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并呼叫急救。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发生风险。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