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

感染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科共有人员1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士)2名。其中本科学历4名。感染科是已有50多年历史的老科室,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抢救了无数危重病人,尤其在肝病治疗方面,乙型脑炎的抢救成功率达100%。按照美国和我国肝病的防治指南,执行标准化的抗病毒治疗,收效明显。科室拥有独立病区,严格消毒隔离,布局合理,设有消化和呼吸两个病区,主治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各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结核和肠、肾结核;各种感染性腹泻;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科室配有先进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仪和低频肝病治疗仪,给肝病患者带来福音。护理部提供整体化护理,有6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护理人员,竭诚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安全、洁净的住院环境。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Definium XR650医用诊断X射线系统

        今年我院引进的美国GE公司Definium 6000 DR已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为GE的全新产品,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摄片技术。相对于传统X线具有如下优势: 1双能成像技术。在一次曝光后,可分别显示高密度组织和低密度组织影像,从而提高影像诊断能力,简化影像检查流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诊断信息,也直接降低患者检查成本。 2全景成像检查技术。可对需要进行全脊柱、全长肢检查的患者进行全自动智能全景成像检查,帮助临床医生对观察患者进行全方位观察,以手术方案,判断手术效果。 3移动平板探测器。在业内率先推出新一代功能移动平板探测器,在保持原有双能成像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探测器的移动应用。可以帮助医生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X线检查体验,无需移动患者即可完成X线检查,避免移动患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支持各种情况下的离床摄影检查,坚固的碳纤维探测器外壳甚至可以满足病人直接站立在探测器上进行拍摄。探测器以碘化铯闪烁体为X射线转换介质,此种结构探测器特点是噪音最低,光子检测效率最高,仅为常规摄片X线剂量的1/10至1/30,将患者的射线损害降至最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里有白絮状的东西是什么
黄钟明
回答: 尿里有白絮状物可能是尿液中盐类结晶、泌尿系统感染或蛋白尿的表现。常见原因有尿液浓缩、尿道炎、膀胱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 1、尿液浓缩 饮水不足或大量出汗导致尿液浓缩时,尿酸盐、磷酸盐等结晶析出形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在晨起第一次排尿时较常见,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观察絮状物是否减少。 2、尿道炎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中混有炎性分泌物。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道口可能出现红肿。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3、膀胱炎 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膀胱时,尿液中可能出现白色絮状脓细胞团块。典型症状包括下腹坠胀感、排尿灼热感。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治疗可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菌药物。 4、肾炎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尿液中蛋白质与脱落上皮细胞结合形成絮状物。可能伴随眼睑浮肿、血压升高。需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常用药物包括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 5、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是其特征性表现,尿液静置后可见白色絮状沉淀。患者多伴有严重水肿和低蛋白血症。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治疗需联合使用缬沙坦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长时间憋尿。如发现尿液浑浊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更需重视尿液异常变化。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