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

肿瘤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肿瘤科成立于2002年,是医院肿瘤诊断、治疗(化疗、生物治疗和氩氦刀靶向治疗)基地,是国际肿瘤靶向治疗协作单位。科室设普通病床22张(包括抢救床2张),拥有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留美学者等一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

肿瘤科负责全院肿瘤病人的化疗和生物治疗,现每年收治肿瘤病人500例左右,主要进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鼻烟癌等实体瘤和淋病瘤的化疗。化疗前采用国际现行的ECOG体力状况评分标准,认真进行患者体能评估,对患者能否承受化疗做出正确的评价;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施行规范化疗;化疗后,认真进行化疗效果和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评价,以决定下一次化疗的方案并正确处理毒副作用。对肿瘤晚期病人开展三阶梯止痛姑息治疗。在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许多患者的好评。开展免疫调节剂,超抗原制剂以及LAK细胞,TIL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为主的生物治疗。

肿瘤微创靶向介入治疗是肿瘤专科特色,拥有美国Endocare公司价值400多万的氩氦刀手术系统一套。已有CT/B超引导下经皮肺/肝等氩氦刀耙向超低温冷冻治疗400多例临床经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曾被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此技术在广州市内处于领先地位。

肿瘤科科研实力强,科内人员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广州医学院课题研究。目前在研有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广州市卫生局课题各一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道,今年3月以来,非洲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4国先后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截止2014年7月23日,累计报告病例1201例,其中,死亡672人。为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要求和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2014年8月6日中午12:30,我院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共400余人在住院部二十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主题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的培训,医院吴炜戎副院长及相关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讲座。此次培训由感染性疾病科莫洁庭副主任医师主讲,主要从疾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防控制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埃博拉出血热。培训后,医院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加强了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医院要求各临床科室切实按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的规定,做好防控工作。一旦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的控制。(医务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同房后月经提前为什么
冷启刚
回答: 同房后月经提前可能与激素波动、子宫内膜刺激、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妊娠相关出血或妇科疾病的征兆。建议观察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必要时就医排查。 激素水平变化是常见原因。性行为可能刺激体内前列腺素分泌,加速子宫内膜脱落。部分女性在同房后出现短暂雌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子宫内膜部分剥离。这类出血通常量少色淡,持续时间短于正常月经,无严重腹痛或血块。 宫颈或子宫内膜机械性刺激也可能引发出血。性行为过程中宫颈受到摩擦可能导致表面毛细血管破裂,常见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者。子宫内膜息肉或炎症患者在性刺激后更易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可能被误认为月经提前。 精神紧张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同房后过度焦虑可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导致黄体功能不足而提前出血。这类情况多伴有明显情绪波动,出血时间与预期月经周期相差较小。 妊娠相关出血需重点鉴别。受精卵着床时部分女性会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多发生在同房后10天左右。异位妊娠也可能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常伴随单侧下腹剧痛。建议有未避孕性行为的女性进行早孕检测。 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状态会提高异常出血概率。这类患者出血量较大且可能反复发生,常伴有痛经加重、性交疼痛等症状。宫颈病变引起的接触性出血多呈现鲜红色,与月经血性状明显不同。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内分泌水平,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及异常出血情况,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若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剧烈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同房时注意清洁卫生可降低感染风险。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