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

肿瘤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肿瘤科成立于2002年,是医院肿瘤诊断、治疗(化疗、生物治疗和氩氦刀靶向治疗)基地,是国际肿瘤靶向治疗协作单位。科室设普通病床22张(包括抢救床2张),拥有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留美学者等一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

肿瘤科负责全院肿瘤病人的化疗和生物治疗,现每年收治肿瘤病人500例左右,主要进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鼻烟癌等实体瘤和淋病瘤的化疗。化疗前采用国际现行的ECOG体力状况评分标准,认真进行患者体能评估,对患者能否承受化疗做出正确的评价;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施行规范化疗;化疗后,认真进行化疗效果和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评价,以决定下一次化疗的方案并正确处理毒副作用。对肿瘤晚期病人开展三阶梯止痛姑息治疗。在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许多患者的好评。开展免疫调节剂,超抗原制剂以及LAK细胞,TIL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为主的生物治疗。

肿瘤微创靶向介入治疗是肿瘤专科特色,拥有美国Endocare公司价值400多万的氩氦刀手术系统一套。已有CT/B超引导下经皮肺/肝等氩氦刀耙向超低温冷冻治疗400多例临床经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曾被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此技术在广州市内处于领先地位。

肿瘤科科研实力强,科内人员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广州医学院课题研究。目前在研有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广州市卫生局课题各一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道,今年3月以来,非洲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4国先后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截止2014年7月23日,累计报告病例1201例,其中,死亡672人。为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要求和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2014年8月6日中午12:30,我院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共400余人在住院部二十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主题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的培训,医院吴炜戎副院长及相关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讲座。此次培训由感染性疾病科莫洁庭副主任医师主讲,主要从疾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防控制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埃博拉出血热。培训后,医院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加强了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医院要求各临床科室切实按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的规定,做好防控工作。一旦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的控制。(医务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