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危重症监护病房(ICU是Intensive Care Unit的英文缩写),国外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它已成为现代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它拥有最现代化的仪器及设备,运用最先进的治疗手段,对急危重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生命体征检测,生命支持及治疗,使一些专科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危重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而获得新生。

我院ICU根据全国重症监护病房的质控标准而建设,现有床位6张,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护士15名,具备较高的危重病救治技术力量。固定资产近千万,配备有多功能床旁监护仪、进口多用呼吸机、支气管纤维镜、除颤起搏仪、多功能有创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血气分析仪、进口注射泵、床边血糖仪、床边心电图机、床边X光摄片机等先进医疗设备以及中央空调,层流净化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压缩空气、中心吸引等先进设施,是目前荔湾区卫生系统先进医疗设备最集中,抢救治疗手段最先进的危重病人救治中心。

自科室组建以来,重点对各类危重病人进行全面生命支持,对各种休克、呼吸衰竭、急性心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使近千名急危重症患者获得了新生。ICU全体医护人员在易铁敏主任带领下,精诚团结,精益求精,将以一流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危重病人的健康奉献最大力量!

81346741(医生办) 81346714(护士站)

ICU病房管理制度

ICU病房是危重病人集中之地,这里集中了全院最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为了您的亲人和他人的早日康复,请遵守下列规章制度:

1、ICU病房是一个相对无菌环境,不经病房管理者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

2、病房为无陪护病房,非规定时间禁止探视,家属在家属休息室休息;

3、每个进入病房的人员必须先换鞋、穿好隔离衣;

4、探视家属必须遵守医护人员的规定,不得随意乱动,注意保持室内卫生,每次每个病人仅限1名探视家属;

5、探视时间:每天下午16:30——17:00。

病人从重症医学科出院或过逝后结账时间

因病人在重症医学科治疗期间每天的费用比较大,病人出ICU后,ICU医护人员会将病人所有治疗费用进行审核,将没有使用的药品退掉,所以一般需要在第二天早上10:00后才能结账,结账之前,可以在白班工作时间内先打电话咨询是否能够结账,以免耽误您的时间,咨询电话:024-81346714,谢谢合作。

病区地址:医院大楼十四楼

服务电话:020-81346741 020-81346714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道,今年3月以来,非洲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4国先后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截止2014年7月23日,累计报告病例1201例,其中,死亡672人。为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要求和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2014年8月6日中午12:30,我院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共400余人在住院部二十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主题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的培训,医院吴炜戎副院长及相关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讲座。此次培训由感染性疾病科莫洁庭副主任医师主讲,主要从疾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防控制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埃博拉出血热。培训后,医院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加强了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医院要求各临床科室切实按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的规定,做好防控工作。一旦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的控制。(医务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