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三科(消化内、内分泌)是我院重点科室,下设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两个专业组,现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1人,护士14人,床位42张。病区环境整洁、舒适,医疗设施齐全,拥有奥林巴斯GIF?V70电子胃镜、奥林巴斯CF?Q150I电子肠镜、电子血糖监测仪、多参数心电监护系统、输液泵、注射泵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大多在兰州大学附属医院、陆军总院、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等省内外知名三甲医院进修深造,专业技术硬,医德医风良好,科室技术力量雄厚。
  目前已开展无痛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查及镜下取材、活检及息肉切除术、食管狭窄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及粘膜切除术等,急慢性胰腺炎、返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胃炎、胆囊炎、肠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及粘膜切除术为天水地区首家开展。
  诊疗项目:反流性食道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肝硬化、慢性肝病、炎症性肠病、小肠疾病、胆囊炎、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胃癌、肠易激综合症、便秘、腹痛、脂肪肝、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糖尿病、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疾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如何预防褥疮的发生
李竹林
回答: 预防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设备、加强营养摄入、适度活动等方式实现。褥疮多因长期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常见于卧床或行动不便人群。 1、定期翻身 每2小时协助改变体位一次,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可采用仰卧位、侧卧位交替,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摩擦损伤皮肤。使用体位垫分散压力,特别注意骶尾、足跟等易发部位。 2、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擦洗后完全擦干,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可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霜保护受压部位,发现皮肤发红时禁止按摩,需立即减压观察。 3、减压设备 选用交替式充气床垫或记忆棉床垫分散体压。轮椅使用者应配置凝胶坐垫,坐姿每15分钟做抬臀减压动作。骨突部位可贴敷泡沫敷料缓冲压力,但需定期更换避免潮湿。 4、营养支持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和锌剂增强皮肤抵抗力,贫血患者需纠正血红蛋白水平。存在吞咽障碍时应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维持需求。 5、适度活动 卧床者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健康侧肢体做抗阻训练改善循环。意识清醒者鼓励做深呼吸锻炼和床上桥式运动。条件允许时尽早进行坐位训练或辅助站立,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预防褥疮需建立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者应每日检查全身皮肤状况,记录受压部位变化。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水肿等加重因素,避免使用环形垫圈造成新的压力点。选择吸湿透气的棉质衣物和床品,环境温度维持在20-24℃。出现持久性红斑、水疱等早期表现时,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处理,防止溃疡进展。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