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儿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新生儿科现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7人。设有床位36张。拥有多参数监护仪、小儿呼吸机、新生儿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早产儿培养箱、单双面光疗箱、微电脑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经皮测胆仪、微量血糖测定仪等先进设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功能齐全的“生命岛”为抢救、治疗和促进患儿的的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病区环境舒适、整洁,为宝宝们早日康复提供了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主要医护人员曾多次到西安儿童医院、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省内外知名医院进修深造。在小儿肺炎、腹泻病、小儿惊厥、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等新生儿专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准。运用世界通用的GINA方案规范治疗儿童哮喘,对小儿惊厥、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畸病等危重疑难杂症的救治有较高的水平。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高营养、桡动脉穿刺、部分换血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极大限度地减轻了患儿治疗时的痛苦,增强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周期,受到患儿家属的赞誉。
  新开展的儿童保健业务,通过定期对0-7岁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注册登记、评价、指导治疗并运用不同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智能测定。
  关爱儿童、情系健康。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为您的宝宝护航,以真情呵护宝宝们的健康。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如何预防褥疮的发生
李竹林
回答: 预防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设备、加强营养摄入、适度活动等方式实现。褥疮多因长期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常见于卧床或行动不便人群。 1、定期翻身 每2小时协助改变体位一次,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可采用仰卧位、侧卧位交替,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摩擦损伤皮肤。使用体位垫分散压力,特别注意骶尾、足跟等易发部位。 2、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擦洗后完全擦干,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可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霜保护受压部位,发现皮肤发红时禁止按摩,需立即减压观察。 3、减压设备 选用交替式充气床垫或记忆棉床垫分散体压。轮椅使用者应配置凝胶坐垫,坐姿每15分钟做抬臀减压动作。骨突部位可贴敷泡沫敷料缓冲压力,但需定期更换避免潮湿。 4、营养支持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和锌剂增强皮肤抵抗力,贫血患者需纠正血红蛋白水平。存在吞咽障碍时应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维持需求。 5、适度活动 卧床者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健康侧肢体做抗阻训练改善循环。意识清醒者鼓励做深呼吸锻炼和床上桥式运动。条件允许时尽早进行坐位训练或辅助站立,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预防褥疮需建立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者应每日检查全身皮肤状况,记录受压部位变化。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水肿等加重因素,避免使用环形垫圈造成新的压力点。选择吸湿透气的棉质衣物和床品,环境温度维持在20-24℃。出现持久性红斑、水疱等早期表现时,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处理,防止溃疡进展。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