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大一附院

血液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科始建于1977年,在老一辈专家的刻苦钻研与勤奋工作下,我院血液科在短短的30年就跻身于全国血液专业的先进行列,从创建时的10余张病床发展到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两个血液病区72张病床,其中普通病区拥有病床40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拥有百级层流病床6张、十万级层流病床12张。血液科拥有医师17名,其中高级职称的6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学科带头人1名;学科骨干2名;护士22名。拥有血液实验室5个,分别是骨髓形态诊断室、细胞培养、止血与血栓及溶血实验室、HLA分型与染色体及基因研究室、成分血细胞分离室及干细胞制备冷冻保存室,实验室现有专职人员8名,其中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3名;拥有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仪、定量PCR仪、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染色体自动分析仪等国内一流的设备;血液科成立至今,已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获自治区技术进步奖10项,此外我科先后行曾先后承担过自治区科委、教委、卫生厅等科研基金10余项,医科大及科研资助课题多项;招收培养研究生40余名,已毕业硕士生27名,在读硕士生10余名,在读博士生3名。
  我科对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诊治与研究、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对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亦在疆内领先;血液科于1984年就在国内第二家成功实施了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至今仍无病生存,成为国内首先开展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并获得成功的两家医院之一;随后我科在HLA分型、造血干细胞培养、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及MDS的形态学改变、止血与血栓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我科已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160余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30余例,长期无病生存率高达70%左右;其中2003年以来我科成功行亲缘间HLA单倍体相合非去T细胞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父母给子女、子女给父母及兄弟姐妹之间等)治疗恶性血液病45例,成为国内能做该类移植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之一;同时实施了西北首例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两岁急性白血病患儿获得成功。
  血液科新一代年青专家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发奋图强,硕果累累,于2003年我科被批准在血液科的基础上成立自治区血液病研究所,奠定了我科在疆内乃至西北地区领先地位。近年来,我科率先在国内独创了单次大容量造血干细胞的改进采集方法获得成功;同时正在开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下肢缺血性疾病及股骨头坏死等非血液系统疾病的研究;我科正在筹建新疆脐带血库及研究脐血干细胞移植,并正在大力开展与完善止血与血栓、红细胞疾病及白血病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我科全体医务工作者正团结协作、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地刻苦钻研与攻克一个个血液系统的疑难杂症,更好地为广大的新疆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开幕式会场 王振义院士(右一)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一等奖 杨胜利院士(中)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二等奖 陈志南院士(右二)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三等奖   2014年6月19日,第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这既是一场盛会也是一座平台。如果说,这场盛会自2010年开办以来,始终以“生命、环境、艺术”为主题,不断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之道,彰显文化内涵;那么,这座平台也构建了新疆医学科研创新、与海内外共谋合作发展的宏伟框架。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新疆的“博鳌”。 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张国梁说,当前新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强劲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为新疆各族人民幸福和谐服务。 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共邀请百余名两院院士、海内外专家参与,使国内国际优势资源、先进技术不断为我所用,还把新疆医学当前研究成果及创新突破推广出去,让学界得到启迪与收获。如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新疆大地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建成新疆医学领域首个科技部国家重点试验基地——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了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促成了新疆地区结核病快速诊断新技术捐助、院士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柔性援疆合作等等成绩。这些成果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意义重大。 五年来,内地院士、专家学者纷纷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继而念念不忘并努力回报着新疆情结。每届论坛,院士们都要与自治区领导专门座谈,对新疆医学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们不断带来医学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创新和针对新疆医学人才的培养计划。新疆许多地方和单位,通过院士、专家牵线搭桥,与顶级科研团队建立联系,获得雄厚智力资源。本届论坛还邀请到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牙学院副院长王存玉加盟论坛,这代表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更高端,更富有吸引力,并且逐渐具备了全球化视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在总结以往四届论坛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各位院士、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在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共鸣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进一步提升新疆医学科研学术水平、促进新疆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自古以来,科学与艺术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互动、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谱写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艺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来表现,科学也可以用艺术手法来诠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也诠释了对科学和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发起人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教授对科学精神和艺术之美的融合有着深切体会。他说,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最喜欢观摩导师做手术,那简直是在欣赏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病灶切除彻底,创伤面积最小,手术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废动作,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快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慢时绵延缜密百转千回。这难道不是“大道至简、大美天成”的至高境界吗?每个外科医生都能把手术做到这个份上,真是患者的福分啊! 为促进新疆及西部转化医学生物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的不断涌现,温浩教授从其2011年获得的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50万的奖金中捐助40万元,依托共青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公益平台,发起设立“新疆转化医学青年促进计划”,为新疆及西北部地区转化医学青年人才提供公益支持与资助平台。在开幕式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杨毅宁、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何江等6人获得“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的殊荣……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搭建的高端人才平台,对新疆未来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得了湿疹止痒方法
张向宁
回答: 孕妇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患处,每次5-10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疹。 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湿疹瘙痒的重要措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季节。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止痒。低效价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考虑。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特定食物引发或加重瘙痒。常见诱发食物包括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5、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选择棉质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羊毛或化纤材质。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患处,可轻拍或按压代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孕妇湿疹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药物和方法。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过于干燥。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皮肤状况。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