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大一附院

创伤科 (共1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创伤科,目前科室有开放床位40张,每月出院病人90人左右,门诊每日开放,门诊量每日近120人次。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请国内外有关专家进行讲学和叁加国际,国内各种骨科学述活动及学习,科室对原发和继发骨病都有规范的诊疗流程,目前我们在创伤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处于全疆领先。经过科室人员6年共同努力,科室对创伤疾病有系统的规范诊疗流程。对重症创伤和高龄的各种创伤疾病诊治方面全疆处于先进水平。科室重症,疑难病人收治率达50%以上,并通过与院内有关科室及重症监护科室合作,对重症创伤患者的治愈率不断提高。科室开展椎体成形术水平及治疗效果都达到了前列,非融合性的coflex手术,提高了我科解决“疑难危重急”的综合能力。
  教学方面:研究生教育方面科室已毕业硕士研究生5名,目前在读硕士7名并承担留学生,本硕,本科及专科大学生的骨科章节教学。从2003年起科室每年承担自治区级骨科继续教育学习班,收到全疆学员的好评。
  科研方面:科室承担自治区(骨棘球蚴病治疗新途径的动物实验研究)等科研项目5项,中华牌及中国系列期刊发表论文10篇,促进了我科的科研,教学工作。我科室像一个新出生婴儿,生命力旺盛,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必定会逢勃发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开幕式会场 王振义院士(右一)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一等奖 杨胜利院士(中)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二等奖 陈志南院士(右二)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三等奖   2014年6月19日,第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这既是一场盛会也是一座平台。如果说,这场盛会自2010年开办以来,始终以“生命、环境、艺术”为主题,不断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之道,彰显文化内涵;那么,这座平台也构建了新疆医学科研创新、与海内外共谋合作发展的宏伟框架。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新疆的“博鳌”。 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张国梁说,当前新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强劲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为新疆各族人民幸福和谐服务。 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共邀请百余名两院院士、海内外专家参与,使国内国际优势资源、先进技术不断为我所用,还把新疆医学当前研究成果及创新突破推广出去,让学界得到启迪与收获。如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新疆大地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建成新疆医学领域首个科技部国家重点试验基地——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了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促成了新疆地区结核病快速诊断新技术捐助、院士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柔性援疆合作等等成绩。这些成果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意义重大。 五年来,内地院士、专家学者纷纷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继而念念不忘并努力回报着新疆情结。每届论坛,院士们都要与自治区领导专门座谈,对新疆医学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们不断带来医学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创新和针对新疆医学人才的培养计划。新疆许多地方和单位,通过院士、专家牵线搭桥,与顶级科研团队建立联系,获得雄厚智力资源。本届论坛还邀请到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牙学院副院长王存玉加盟论坛,这代表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更高端,更富有吸引力,并且逐渐具备了全球化视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在总结以往四届论坛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各位院士、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在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共鸣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进一步提升新疆医学科研学术水平、促进新疆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自古以来,科学与艺术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互动、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谱写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艺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来表现,科学也可以用艺术手法来诠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也诠释了对科学和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发起人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教授对科学精神和艺术之美的融合有着深切体会。他说,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最喜欢观摩导师做手术,那简直是在欣赏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病灶切除彻底,创伤面积最小,手术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废动作,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快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慢时绵延缜密百转千回。这难道不是“大道至简、大美天成”的至高境界吗?每个外科医生都能把手术做到这个份上,真是患者的福分啊! 为促进新疆及西部转化医学生物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的不断涌现,温浩教授从其2011年获得的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50万的奖金中捐助40万元,依托共青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公益平台,发起设立“新疆转化医学青年促进计划”,为新疆及西北部地区转化医学青年人才提供公益支持与资助平台。在开幕式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杨毅宁、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何江等6人获得“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的殊荣……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搭建的高端人才平台,对新疆未来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耳朵流黄水有臭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李延忠
回答: 耳朵流黄水有臭味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湿疹、鼓膜穿孔、外耳道胆脂瘤等原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外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耳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瘙痒或疼痛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多因挖耳损伤或污水进入耳道导致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会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伴腐臭味,伴随耳痛、耳闷及听力下降。治疗需清除分泌物后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严重时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 2、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鼓室内脓液穿透鼓膜流出形成黄水,伴有明显腥臭味。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伴随耳痛、发热及耳鸣。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局部滴入氯霉素滴耳液,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口服。若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可能需鼓室成形术。 3、外耳道湿疹 过敏体质者接触洗发水或耳饰金属易诱发湿疹,表现为耳道渗出淡黄色液体,干燥后结痂并散发酸腐味。需避免抓挠,使用硼酸洗液湿敷后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 4、鼓膜穿孔 外伤或炎症导致鼓膜破损时,中耳分泌物经穿孔处流出,可能混有血丝并散发异味。需保持耳道干燥,禁止游泳,小穿孔可自愈,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期间可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5、外耳道胆脂瘤 角质上皮堆积形成胆脂瘤时会压迫骨壁并继发感染,产生豆腐渣样臭秽分泌物。早期表现为耳闷及耳鸣,后期可能出现头痛。确诊后需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术后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日常需避免用尖锐物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出现分泌物时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禁止自行冲洗或滴药。饮食宜清淡,减少海鲜、辛辣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眩晕,应立即至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引发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