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大一附院

神经内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56年,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现如今已成立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

建科伊始,汪无级教授响应党的号召,支援新疆建设,来到我院,在茫茫戈壁上投身于新疆医学院的建设,他在全疆首先传建立专业神经内科,并不断培养神经内科专业人才,真正实现了新疆神经内科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

经过50年的发展,经过几辈神经内科工作者的不断艰辛奋斗,神经内科有了长足的进步。现有工作人员40余人,正教授2名,副教授4人,博士2名,硕士5名,硕导1名,院级名医1名,主管护士2名,护理师2名,护士16名,主管技术2名,技师2名。神经内科现有病床60张,包括脑卒中单元、重症监护病房及普通病房,有动态及普通脑电图室、肌电图室、经颅多普勒室等辅助检查设备,承担着新疆地区神经内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每年收住1800名病人,门诊人数在2..5万/年,脑血管病,癫痫、脑变性病及神经系统遗传病等是神经内科研究重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2014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开幕式会场 王振义院士(右一)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一等奖 杨胜利院士(中)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二等奖 陈志南院士(右二)颁发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三等奖   2014年6月19日,第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开幕。 这既是一场盛会也是一座平台。如果说,这场盛会自2010年开办以来,始终以“生命、环境、艺术”为主题,不断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之道,彰显文化内涵;那么,这座平台也构建了新疆医学科研创新、与海内外共谋合作发展的宏伟框架。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新疆的“博鳌”。 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张国梁说,当前新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强劲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为新疆各族人民幸福和谐服务。 五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共邀请百余名两院院士、海内外专家参与,使国内国际优势资源、先进技术不断为我所用,还把新疆医学当前研究成果及创新突破推广出去,让学界得到启迪与收获。如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在新疆大地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建成新疆医学领域首个科技部国家重点试验基地——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了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促成了新疆地区结核病快速诊断新技术捐助、院士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柔性援疆合作等等成绩。这些成果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意义重大。 五年来,内地院士、专家学者纷纷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继而念念不忘并努力回报着新疆情结。每届论坛,院士们都要与自治区领导专门座谈,对新疆医学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们不断带来医学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创新和针对新疆医学人才的培养计划。新疆许多地方和单位,通过院士、专家牵线搭桥,与顶级科研团队建立联系,获得雄厚智力资源。本届论坛还邀请到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牙学院副院长王存玉加盟论坛,这代表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更高端,更富有吸引力,并且逐渐具备了全球化视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在总结以往四届论坛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各位院士、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在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共鸣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进一步提升新疆医学科研学术水平、促进新疆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自古以来,科学与艺术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互动、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谱写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艺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来表现,科学也可以用艺术手法来诠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也诠释了对科学和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发起人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教授对科学精神和艺术之美的融合有着深切体会。他说,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最喜欢观摩导师做手术,那简直是在欣赏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病灶切除彻底,创伤面积最小,手术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废动作,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快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慢时绵延缜密百转千回。这难道不是“大道至简、大美天成”的至高境界吗?每个外科医生都能把手术做到这个份上,真是患者的福分啊! 为促进新疆及西部转化医学生物技术产业科技人才的不断涌现,温浩教授从其2011年获得的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50万的奖金中捐助40万元,依托共青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公益平台,发起设立“新疆转化医学青年促进计划”,为新疆及西北部地区转化医学青年人才提供公益支持与资助平台。在开幕式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杨毅宁、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何江等6人获得“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的殊荣……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搭建的高端人才平台,对新疆未来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乳汁不足和气血是否有关
曲中玉
回答: 乳汁不足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乳汁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乳腺发育不良、哺乳方式不当、营养摄入不足、情绪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等。 1、气血不足 中医认为气血是乳汁生成的物质基础。产后气血亏虚可能导致乳汁化生不足,表现为乳汁清稀、分泌量少。这类产妇常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可通过黄芪当归炖鸡汤等食疗调理,或遵医嘱使用八珍颗粒、复方阿胶浆等中成药。 2、乳腺发育不良 先天性乳腺组织发育不全或乳腺导管堵塞会影响乳汁分泌,这种情况与气血无关。表现为乳房松软、哺乳时无胀感,可能伴随乳头凹陷。需通过专业通乳按摩改善,必要时使用乳癖消片配合治疗。 3、哺乳方式不当 哺乳间隔过长、婴儿衔乳姿势错误会导致乳汁淤积和分泌减少。这种情况需要调整喂养频率,确保每天哺乳8-12次,指导正确含接姿势。可配合使用通草等促进泌乳的中药材。 4、营养摄入不足 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直接影响乳汁合成。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多食用鲫鱼豆腐汤、猪蹄花生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严重营养不良时需遵医嘱补充多种维生素片。 5、情绪压力过大 焦虑抑郁情绪会抑制催乳素分泌。产后情绪波动、睡眠不足常见于初产妇,表现为乳房充盈但排乳困难。建议家属参与护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逍遥丸疏肝解郁。 哺乳期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坚果。每次哺乳后可用热毛巾敷乳房促进循环,避免穿着过紧内衣。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后乳汁分泌仍不足,建议到妇产科或中医科就诊,排除垂体功能异常等病理性因素。哺乳期间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服用催乳偏方。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