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现有病床62张,有医护人员25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4名,主管护师2人,护师2名,护士5名,医生组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具有较高的内分泌诊疗水平。
  科室设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病房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每间病房均带有独立卫生间,能满足各层次人员要求。
  内分泌科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尤其是在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糖网病、甲状腺疾病及内分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独到的治疗经验。并不断引进和应用国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诊治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经验,率先开展了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已成功治疗数例,效果良好,走在了自治区糖尿病足治疗的前例。另外还开展了糖网病变无创筛查,对糖网病人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深受患者欢迎。
  内分泌科先后承担了国际多中心研究及国内多中心研究课题,出色的完成了科研任务,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科室还针对目前糖尿病由个体化向社会化转变的特点,面向社会开展糖尿病系列教育,内容全面,形式多样。从生活、饮食、运动、药物多方面提供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自觉接受系统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骨病矫形外科成功为一位95岁老人实施左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

5月24日,骨病矫形外科成功为一位95岁的吴女士实施左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此为我院首次为95岁高龄患者实施此类手术。 5月11日凌晨,吴女士因摔伤致左髋部受伤入住我院骨病矫形外科,病情诊断为:左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并伴有高血压、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等多种疾病。家属为老人能否实施手术深感担心,但如此高龄的老人如果不做手术而是卧床制动,无疑是给老人判了“死刑”,在仔细询问老人伤前的生活及功能状态后,王成伟主任带领全科医生认真讨论、仔细研究,科学制定了手术方案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主管医生徐俊大夫分多次给老人补充血液、蛋白及电解质。在创造手术条件期间,骨病矫形外科申请了两次全院会诊,吴越副院长亲自主持并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医患良好沟通,在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下,在各兄弟科室的帮助下,在手麻科的密切配合下,5于23日,由王成伟主任、徐俊医生、王雪医生为吴女士实施了左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采用微创切口,历时40分钟完成。术后医生、护士给予患者特殊的关心,对术后康复计划进行认真的制定和实施,5天后患者即可下地站立,已发生的肺部感染获得了有效的控制。目前吴女士恢复良好,各项指标正常,已拆线出院。 今年以来,骨病矫形外科已成功为5名90岁左右高龄的患者实施髋部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使患者缩短了卧床期,最大限度恢复了伤肢的功能,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低压偏低怎么回事
郝盼盼
回答: 低压偏低可能由遗传因素、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天生血压偏低,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日常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帮助维持血压稳定。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生脉饮口服液、黄芪颗粒等中成药辅助调理。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起身时因体位改变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眼前发黑、眩晕等症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脱水等因素有关。建议起身时动作放缓,增加水和电解质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血管活性药物。 3、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常引发低压偏低伴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日常建议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表现为低压偏低伴怕冷、水肿。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遵医嘱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 5、心脏疾病 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引发低压偏低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就医。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起床前可先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适当增加水分和盐分摄入,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若频繁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