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小儿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建科于60年代。在历届院长及科长主任的领导下,经过40年艰苦创业,由建科时的3名医生与内科共用一个护理单元、病房、设备简陋,发展成为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严明的学科队伍。
  儿科集临床、教案、科研于一体,工作人员31名,其中有教授1名,高级称职人员7名,全科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开创进取,形成其特色医疗。医护人员工作作风严谨、品质高尚、事业心强,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大多数人能借助字典阅读外文资料及操作计算机。
  儿科门诊集就诊、输液、治疗于一体。病房床位36张,设有新生儿病房、ICU病房、普通病房,拥有6台早产儿培育箱及兰光箱,国内一流的呼吸和心电监护仪,3台压缩雾化吸入泵,2台经皮导药治疗仪,微量输液泵等设备,单病种治愈率达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以上,病床使用率>90%,住院病例甲级书写率达99%。
  儿科呼吸专业、新生儿专业、急救专业是重点发展专业,呼吸专业致力于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各种疑难危重型肺炎、小儿结核病的诊治。 新生儿专业可以治疗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高胆红血症,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肾脏病是小儿常见病,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系感染、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儿科采用北大妇产儿童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的治疗方案。在遗尿的治疗方面有独特之处。神经系统方面,在小儿癫痫、惊厥、智力低下、脑瘫康复训练,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抽动秽语综合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儿心血管病方面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先心病、心律失常,川崎病,类风湿,血管迷走晕厥,直立调节障碍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并可作直立倾斜试验。消化系统与其他科协作,开展了胃镜、腹部超声、消化道造影,幽门螺旋菌感染等项目,并在急慢性腹泻、呕吐、反复腹痛、便秘、厌食、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经验。营养代谢、内分泌疾病方面,对小儿糖尿病酸中毒昏迷及非酮症高渗昏迷治疗以及静脉高营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功抢救上千例急、危、重症患儿。
  儿科近十年在国内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完成科研课题一项,并获鄂尔多斯市科技进步叁等奖。为了全市儿童健康成长,儿科全体医护人员正在努力进取、不断拼搏,使儿科的技术达到全自治区领先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2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

年5月3日,我科邀请北医三院王涛教授来我科为2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内动脉剥脱术,效果良好,目前两位患者已经好转出院。 图中所示为术中切除的颈动脉斑块众所周知,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首位。2008年我国国民回顾性死因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经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病,成为致死和致残的第一位疾病。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高治疗费用的“五高”特点,成为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70%以上的卒中都是首发事件,有效预防仍然是降低卒中负担的最佳途径。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可以用金字塔显示。塔底,即第一层,是最基础的、人群最庞大的,是对普通民众、患者和医生的教育;其次,第二层是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及调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以及久坐不运动、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第三层是卒中的筛查;第四层是对筛查后的不适合手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内科药物治疗;最后一层,即第五层是外科干预,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金字塔”式的卒中预防体系类似于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金字塔的一、二层相当于一级预防,金字塔的四、五层相当于二级预防,而三层的筛查则是对一级预防失败的人群进行及早干预的过渡和保障,也是过去一直被忽视的。而国际社会早已充分认识到卒中防治的重要性,王陇德院士在2012年6月30日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启动开幕仪式上讲到,美国经过对卒中人群干预,卒中死亡率下降了35%,日本经过卒中的积极干预,脑血管病病死率从1970年占据死因的第一位,到1985年降到第3位,近年降到第7、8位。 多数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狭窄。颈动脉狭窄大于70%的患者,年卒中率高达13%。颈动脉狭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许多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单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仍无法避免卒中的发生。颈动脉分叉部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比较常见。由于斑块形成导致颈动脉狭窄,脑血流减少到临界状态以下从而导致低灌注脑梗死,或者斑块坏死、脱落、表面溃疡,脱落的斑块颗粒顺血流可阻塞各级脑血管,同时溃疡表面可有血栓形成,大的碎片、血栓脱落随血流漂流到脑部阻塞较大的脑动脉导致卒中,小的血凝块脱落也会造成小卒中及卒中发作。另外、斑块内出血可能造成颈内动脉突然闭塞,造成严重卒中或脑缺血。由颈动脉分叉部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的缺血性卒中,CEA是去除斑块、治疗狭窄的最佳选择。 神经外科通常在显微镜下进行CEA手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就可下地活动,术后恢复较快,正因为如此,CEA手术预防卒中的观点已被欧美等西方国家普遍接受。2006年11月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在德国接受CEA手术。美国大约每年有15万患者接受此手术。 世纪80年代末国内神经外科最早开展CEA手术的周定标教授认为“CEA已被公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最佳外科治疗手段”。同时认为,到目前为止,众多的试验中尚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CAS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可与CEA媲美,CEA仍然是大多数需要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仍然是“金标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皮肤泡洪水起疙瘩是怎么回事
聂小娟
回答: 皮肤泡洪水起疙瘩可能与接触性皮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抗过敏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接触性皮炎 洪水中的污染物、化学物质或腐烂有机物可能刺激皮肤,导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红肿、丘疹或水疱,伴有瘙痒或灼热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避免反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2、细菌感染 洪水中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引发毛囊炎或脓疱疮。症状包括红色丘疹、脓疱及疼痛,严重时伴随发热。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治疗。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必要时覆盖无菌敷料。 3、真菌感染 潮湿环境易诱发皮肤癣菌感染,常见于足部或褶皱部位。表现为环形红斑、脱屑伴剧烈瘙痒。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凝胶等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4、过敏反应 洪水中的花粉、霉菌孢子或昆虫分泌物可能引发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出现风团样疙瘩,时起时消。需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记录接触史帮助识别过敏原,严重时需急诊处理。 5、寄生虫感染 洪水可能携带血吸虫尾蚴等寄生虫,穿透皮肤后引发尾蚴性皮炎。表现为侵入部位红色丘疹或线状疹,伴随刺痛感。需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确诊后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片等驱虫药。接触洪水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全身,减少感染概率。 洪水接触后出现皮肤异常应尽快用流动清水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上暂时避免海鲜、辛辣食物等可能加重过敏的食材。若疙瘩持续扩散、化脓或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须立即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或过敏原检测。日常注意洪水接触后的48小时内观察皮肤变化,未完全消退前避免再次接触污染水源。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