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共2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成立于1988年,先后由我省著名的医学专家杨大来、乐万祥、冯端兴、张湘燕教授主持呼吸学科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二十多年来,在贵州省卫生厅、省医院党政领导及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该科始终坚持专注于呼吸疾病的研究,坚持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锐意进取,逐步发展成为集科研、医疗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呼吸病学专业基地。2004年呼吸内科成为贵州省人民医院院级重点学科,同年,在科室基础上成立了全省唯一一所呼吸疾病的专业研究机构??贵州省呼吸疾病研究所。2010年,该科被贵阳医学院授予硕士培养点。2011年,呼吸内科被评为“贵州省临床医学呼吸内科人才基地”及“贵州省级重点学科”。
  呼吸内科拥有实力强劲的学术队伍,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委张湘燕教授率领。学科梯队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技术力量雄厚。共有医护人员81人,其中医生23名,有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博士3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13人,硕士、博士及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医生总数的91.7%;贵州省省管专家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者1人、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常委、委员6人,省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常委、秘书8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国际呼吸杂志》、《临床内科杂志》、《贵州医药杂志》等专业杂志编委2人。
  呼吸内科拥有位于省医干部综合楼内的的星级病房共三个病区,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其中,两个普通病区共设床位116张。此外,拥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病区,设床位13张,是西南较大、省内最大的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设备齐全、设施先进,能够收治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疑难危重症患者。同时,设有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室、胸腔镜检查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室(设床位4张)等功能检查室。
  呼吸内科拥有先进的科研、教学、医疗设施和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包括德国耶格肺功能仪、美国热电-87℃超低温冰箱、美国伟康多功能睡眠分析系统、日本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奥林巴斯治疗支气管镜、奥林巴斯电子内科胸腔镜、奥林巴斯高频电刀、北京库兰冷冻治疗仪、德国西门子有创呼吸机、德国Drager有创呼吸机、美国伟康无创呼吸机等先进设备。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呼吸内科各项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地位,逐步形成了COPD、重症监护、哮喘、肺炎、胸腔积液等临床诊疗特色。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呼吸内科党支部获省直机关“五好”基层党支部称号

近日,为激励和动员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奋发进取、创先争优,经各级党组织推荐申报和考察审核,省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命名省委政策研究室等15个单位为省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党组(党委),省委巡视机构党总支等120个基层党组织为省直机关“五好”基层党组织。我院呼吸内科党支部被命名为省直机关“五好”基层党组织。 据了解,此次命名为省直机关“五好”基层党组织的共有120个。命名之前,我院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申报工作。按照省直工委的文件要求,在获得院党委命名的“五好”党支部中,对照申报条件,经各支部提名推荐、医院党委汇总并提交院党委研究、报省直工委审批和命名。 我院将以获得此次荣誉为契机,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践行“三实三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医院各基层党支部要以呼吸内科党支部为榜样,扎实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深入开展“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活动,大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文朝荣精神,进一步凝聚起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正能量,为医院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院呼吸内科党支部支部现有党员48名,其中医师35名、护士13名,博士4人、硕士13人,副高以上学历占43%、中级以上职称占60%,入党积极分子6人。是一支素质较高、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队伍,在学科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呼吸内科团队 支部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按照“五好”要求积极营造学习型支部。支部书记兼任科室副主任、贵州省呼吸疾病研究所临床研究室副主任,积极主动抓支部工作,配合协助科主任抓好科室管理。支部组织生活以电教、多媒体方式进行,分阶段精心设计、创办宣传橱窗。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提倡“比学习、比技术、比管理、比服务、比奉献”,2010年起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四帮四促、三好一满意、争先创优”活动,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各种义诊、创优活动。加强对党员进行反腐倡廉、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支持“万名医师下乡”活动,针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印制健康宣教手册,方便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 2012年到桐梓县义诊。 支部党员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临床工作水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紧紧围绕临床路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等开展各项临床诊疗工作。近年来多名医师考取硕士、博士,一名博士作为西部之光的学者到北京和美国杜克大学进修学成归来。获得贵阳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卫生部行业专项”“科技部政策引导计划”“科技部基层推广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多中心研究,承担省级、厅级科研立项共10余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贵州省医学科技奖6项,发表论著近60篇,参编专著6部。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科室2012年获贵州省唯一一家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哮喘联盟联合授予的“GINA-ARIA中国医师培训项目教育中心”,2014年获得国家级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培训基地。 副院长、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张湘燕带领支部党员服务基层。 支部及科室先后获得2007-2008年度获卫生部“青年文明号”称号、2008年获贵州省直属机关“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获2009-2011年度省卫生厅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9年获贵州省“专业微笑团队”、2008-2012年连续5年获贵州省人民医院优秀党支部称号。党员带头,积极参加义务献血,在各种突发应急事件中,党员冲锋在前。2013年春节收治一例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全体医护人员放弃春节休息及家人团聚的时间全力以赴、成功救治患者。 我院呼吸内科党支部在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创建“五好”基层党支部为目标,实施省委提出的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注重加强和改进支部建设,提高了支部党员素质。全体党员无私奉献,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