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医医院

眼耳鼻喉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五官科包括眼科和耳鼻喉科,是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最早的学科之一,其中眼底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科室开设正式床位40张,现有医师6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硕士研究生3名,专业护理人员11名,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学术带头人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科室拥有APS型眼底荧光造影机、ZOOM-10型眼科手术显微镜、APS-600C型电脑视野计、TOPCON-80型非接触式眼压计、OLYMPOS ENF TYPE T3型纤维鼻咽喉镜、CL350型手术内窥镜、KJW-3型微波治疗机、MIDMATE-622型测听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
  五官科在眼底病诊治上优势突出, 1998年贵州省中医眼底病诊疗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该中心的医疗、教学、科研业务全部在五官科开展,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生厅的肯定。在常见的眼底病中选择了高发病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了重点研究,已完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FERG的关系研究,为其分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近年来在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基础上,以眼底出血为突破口,研究了视网膜静脉阻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出血中医药治疗的机理,制定了这几种引起眼底出血病种的诊疗规范,目前开展了眼部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眼周涂搽、眼针、中药电离子眼部透入、自制中药制剂内服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在内服中药的同时,加用富有中医特色的局部治疗,内外兼治,对常见和高发的眼底病在临床中取得了较佳的疗效。为此,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专题报道了眼底病诊疗中心诊治眼底病概况,现接诊的患者遍及十余个省市自治区,还接诊了来自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以及港澳地区的患者,在省内外,甚至海外享有一定的声誉。2007年眼底病专科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
  在针药并用治疗角膜炎、色素膜炎、视神经病变、假性近视、弱视、干眼、视疲劳亦有优势;同时开展中医药辅助治疗的白内障、青光眼等手术,较单纯手术疗效显著。耳鼻喉方面,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特发性突聋,以中药全身与局部并用治疗变应性鼻炎、慢性迁延性咽喉炎等具有优势;同时开展辅以中药的手术治疗鼻窦炎、肥厚性鼻炎、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声带小结与息肉。其中变应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性中医或西医治疗者,中医的整体治疗独具优势,尤其配合局部微波治疗能有效防止其复发,现已初具体系。
  五官科是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主编单位,出版了执业中医师临床实用丛书《中医眼科临床实践》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08年获贵州省医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现承担有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攻关等项目5项,在研究中提出应用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以改善视网膜供血为主导;倡导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药治疗应养阴行血,主张养行并用,以此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疗方案得到国内专家的肯定,拟将向社会公布推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顺利通过省中管局2007-2009年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评审

为加强全省中医专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专科建设项目,1月24日,省中管局组织省内相关专业专家对我院2007-2009年度8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进行建设情况验收评审。 我院各专科根据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要求,结合医院以重点专科专业带动医院整体发展的规划,专科建设发展迅猛, 8个省级重点专科自2007年陆续投入建设以来,依托医院完备的硬件设施、优秀人才队伍、日趋精湛的中医诊疗技术、日渐丰富的中药制剂、浓厚的中医医院文化内涵,均达到建设目标和要求。 医院党委书记张培琴、院长孙波、副院长袁维真及相关人员出席检查评估会。 评估会上,中医骨伤、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肛肠专科、中医妇科、皮肤科、肾病科、急症与重症学科负责人就各自专科(专病)建设项目进行了工作汇报。汇报会后,专家们分别到8个重点专科通过现场查看、询问及资料检查等方式,分别从科室的管理、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护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检查。经过一天的认真检查评估,专家们对我院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通报和分析。参加验收的8个省级重点专科均达到建设要求,顺利通过此次验收评审!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