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于1993年由呼吸循环科单独成立,至今已有15年历史。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届科主任、护士长及全科员工共同努力下,心血管内科诊疗技术水平、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社会效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2002年开始,心血管内科率先开展了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单一的药物治疗发展成为介入、药物并重的循证医学治疗时代。
  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理念的变化,相关辅助检查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运动平板等,相关技术人员的诊断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特邀国内一流专家如胡大一、葛均波、杨跃进、马长生、张澍、徐亚伟、陈绍良等来院讲学、指导手术,加上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了全科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在全省地州市级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15年的发展,心血管内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重点学科。
  心血管内科开放床位43张,CCU床位6张(有先进的床边监测设备和中心工作站)。拥有国际一流心脏彩超、运动平板、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设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