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皮肤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脂溢性皮炎是过敏吗
聂小娟
回答: 脂溢性皮炎不属于过敏反应,而是一种与皮脂分泌异常、马拉色菌感染等因素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脂溢性皮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失调、皮肤屏障受损、微生物感染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皮或面部红斑、油腻性鳞屑、瘙痒等症状。治疗上可通过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中药外洗等方式缓解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脂溢性皮炎患者存在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与基因调控的皮脂腺功能亢进有关。这类患者往往从青春期开始出现反复发作的头皮油腻、脱屑,冬季加重。日常需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减少熬夜等诱发因素,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或酮康唑洗剂控制症状。 2、免疫功能紊乱 艾滋病、器官移植术后等免疫低下人群易继发严重脂溢性皮炎,与T细胞功能缺陷导致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相关。这类患者除典型皮损外,可能伴随全身弥漫性红斑。需在医生指导下系统使用伊曲康唑胶囊,并配合吡美莫司乳膏局部抗炎治疗。 3、神经内分泌失调 压力、疲劳等应激状态可能通过神经肽P物质刺激皮脂分泌,诱发或加重病情。多见于熬夜加班的青壮年,常见额部、鼻翼沟油腻性黄色痂皮。建议调整作息,必要时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配合含硒硫化物的控油洁面产品。 4、皮肤屏障受损 过度清洁、频繁去角质等行为会破坏皮肤物理屏障,使马拉色菌更易定植。表现为面部干燥脱屑与红斑并存,洗浴后紧绷感明显。应停用皂基洁面,改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急性期可薄涂他克莫司软膏改善炎症。 5、微生物感染 马拉色菌代谢产物可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级联反应,这是脂溢性皮炎的核心发病机制。典型表现为头皮厚层油腻性鳞屑,可能合并毛囊炎。需规律使用二硫化硒洗剂,顽固病例可口服特比萘芬片联合治疗。 脂溢性皮炎患者日常应选择无酒精、无香精的温和护肤品,避免频繁烫染头发。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冬季注意保湿,夏季做好防晒。若出现渗出、脓疱等继发感染征象,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导致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