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

麻醉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区卫计局工会领导到我院调研: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8月20日,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工会主席伍廉君、副主席张文新等一行四人到我院调研工会工作开展情况,重点走访该院在开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主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文化活动的落实情况,特别对医院心理咨询开展情况,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活动开展进行了直接对话。 会上,医院工会副主席刘晓芳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重点进行了梳理。周华院长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医院倾听职工声音,解决职工群众提出的有关医保、一线医务人员绩效、福利等方面做了汇报。 对医院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伍廉君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医院成立社工部,对外为病人进行申请救助,拓展工会工作新思路给予了高度赞扬。随后,伍廉君、张文新等一行,对医院饭堂、高压氧舱等进行了安全巡查,重点与神经外科医护人员进行了直接对话,对心理诊室、职工文化开展等工作进行了详细调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产后盆底肌修复有必要做吗
冷启刚
回答: 产后盆底肌修复通常是有必要做的,有助于预防或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盆底肌修复主要针对产后盆底肌松弛、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可通过凯格尔运动、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 产后盆底肌因妊娠和分娩过程受到牵拉或损伤,可能导致肌力下降。轻度松弛表现为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中度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性生活不适,重度可能伴随子宫脱垂。凯格尔运动通过自主收缩盆底肌增强肌力,适合产后早期居家练习。电刺激治疗利用电流刺激肌肉收缩,适用于自主训练效果不佳者。生物反馈治疗结合设备监测帮助准确掌握发力方式,适合协调性差的人群。 少数产妇若无明显症状且盆底肌评估正常,可暂不干预。但高龄分娩、多胎妊娠、产程过长或胎儿体重过大者,即使无症状也建议预防性修复。未及时修复可能加重盆腔器官下垂风险,影响排便功能或慢性盆腔疼痛。产后42天复查时应接受专业评估,根据肌力分级制定个体化方案。 产后半年内是盆底肌修复黄金期,建议结合有氧运动避免久坐久站。日常可减少提重物、控制慢性咳嗽等腹压增加行为,同时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持续漏尿或下坠感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顽固性盆底疾病。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