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常平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专科简介】

我院于2003年10月将内科分为内一区和内二区两个病区,其中内一区开放床位35张,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各类中毒、传染病等;内二区开放床位35张,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以后开展了血液透析)、风湿科、血液内科等。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加快专科建设的步伐,2008年10月,内二区调整为以心血管内科为主的专科,开放床位40张。随着新住院大楼的投入使用,病房环境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届时普通病区、 CCU病房和心功能室将集中设置于同一区域内,群众将能享受到更舒适、更快捷的现代化医疗服务。

【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尤其是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心血管内科在常平甚至周边镇区形成了一定的学科品牌,吸引了许多病人慕名前来。业务副院长陈炳华主任医师,是东莞市心血管内科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具有20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科主任王蔚浩主任医师,是东莞市心血管内科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南方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具有24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近年来着力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力量,形成了一支人才结构合理、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团队。

【业务开展情况】

科室可以独立开展各种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急性心肌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和心电监护,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检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电复律、电除颤以及心脏起搏器治疗各类心律失常。

【科研教学】

2005年以来,心血管内科共发表论文22篇,其中核心期刊13篇;东莞市科研立项5项,其中一项按期完成并通过验收,另外四项正在顺利进行当中。先后接受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包头医学院、广东药学院、赣南医学院、九江医学院、韶关医学院等高等学院的临床实习生。

【发展前景】

随着新住院大楼的投入使用,心血管内科将逐步开展单腔、双腔永久型起搏器安装和冠状动脉造影等工作,进一步开展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心力衰竭的非药物同步化治疗(多腔起搏器安装)等工作,制定和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3个单病种的诊断、治疗和费用标准。

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全面快速铺开,随着更多的社会、民营资本流入医疗市场,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张已不能适应当前我科发展的要求,专科建设是科室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应该确立的战略思维。我科将承借市局创建重点(特色)专科的东风,利用3-5年的时间,将心血管内科建设成为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在东莞东部具有一定影响的,与三级医院规模相当的重点专业科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常平医院聘请14位社会监督员监督医德医风

为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群众健康服务,7月30日下午,常平医院举行了社会监督员聘任仪式暨座谈会,聘请了14位社会监督员。该院领导班子以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此次受聘的社会监督员共14名,聘期为3年,他们分别来自民企、外商、国企、教育、村委等行业。这些社会监督员将成为该院日常运作中的“放大镜”,指出医院运作中的不足;也将成为医院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将群众意见集中反映给医院,促进医院稳步健康发展。 会上,刘根就院长介绍了常平医院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他指出,聘请社会监督员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广泛地听取来自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以评促改,有助于强化行风建设。同时,他也向社会监督员提出几点请求和建议:一是希望社会监督员谏言献策,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二是希望社会监督员着眼大局,维护正确舆论导向;三是希望社会监督员加大宣传,全力支持医院发展。 社会监督员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对医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还为医院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如改善服务环境、提升硬件设施、加强人文关怀等。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示今后将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地履行作为医院社会监督员的职责,切实发挥好社会监督员的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