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人民医院

介入科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监视导向下,利用较小的创伤手段,达到以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医疗手段的总称,是上世纪 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三大部委联合召开“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上正式将介入治疗列为与内科、外科治疗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治疗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Interventional Medicine)。

江门市人民医院开展介入放射起步于1989年,是全市最早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医院之一。学科带头人宁炳游主任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已有20多年,师从我国著名的介入放射学专家李麟荪教授和罗鹏飞教授,擅长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严重鼻出血、胃肠道出血、肾外伤或泌尿系出血、盆腔大出血、精索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四肢动脉或静脉狭窄、栓塞的介入治疗,尤其是在肺癌、肝癌、严重鼻出血、四肢血管疾患、下腔静脉滤过器植入术等方面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开展的多项介入技术工作在五邑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经皮经腔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肺癌》获江门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是我院一位青年介入放射学专家。

介入科拥有独立的介入导管室,配备了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24道电生理检查记录射频仪、主动脉气囊反搏泵、心脏电除颤仪、双有创心电监护仪、临时起搏器等。

目前科室开展诊疗项目:

1、肿瘤性病变:肝癌、肺癌、肾癌、贲门癌、直肠癌、骨肿瘤、肝血管瘤、肝肾囊肿、子宫肌瘤等。

2、出血性病变:肺部疾病引起的咯血、消化道出血(包括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食道下段及胃底曲张静脉破裂)、肝脾肾等实质脏器外伤出血。

3、血管性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狭窄、阻塞、动脉瘤、动静脉瘘及血管瘤、静脉血栓等。

4、空腔脏器狭窄性病变:良恶性胆道梗阻(梗阻性黄疸)、输尿管梗阻、良恶性食管、气管狭窄等。

5、其它疾病:脾功能亢进,各部位脓肿、囊肿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