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江门市中心医院皮肤性病科:是五邑地区目前技术项目最齐全的皮肤专科,也是五邑地区最早开展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特色专科。设有皮肤科门诊、皮肤科病房、紫外光治疗室、激光治疗室、性病诊疗室、变应原检查室、真菌室等。该科拥有高素质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种疑难和重症皮肤病以及性病有较高的诊疗水平。

特色功能室介绍:

皮肤科病房:已成功抢救多例重症药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皮肌炎、大疱性类天疱疮、银屑病、红皮病等重症病人,并收治带状疱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

紫外光治疗室:拥有先进的德国Waldmann UV100L紫外光治疗机, 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玫瑰糠疹等皮肤病有显著的疗效。

激光治疗室:拥有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主要用于治疗尖锐湿疣、寻常疣、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病以及各种增生性皮肤病。还拥有氦氖激光治疗机,可治疗带状疱疹、皮肤粘膜溃疡等以及炎症性皮肤病。

过敏原检查室: 94年率先在五邑地区开始对荨麻疹及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开展过敏原检查及脱敏治疗。目前主要可做包括食物和吸入物等30多种过敏原的检测。

性病诊疗室:对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性病采用规范的检查和治疗。

其他:皮肤科还设有真菌室,可进行皮肤真菌等检查。对疑难皮肤病可做皮肤病理检查。对白癜风开展了自体表皮移植法治疗。

皮肤性病科全体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良的服务素质,在患者及家属面前树立了专业、正规的形象,对各种皮肤真菌病和性病采用规范治疗,在广大患者中享有较好的口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委书记刘海检查我院外科住院大楼在建工程

8月29日上午,市委书记刘海顶着高温和烈日,带队检查市重点工程之一我院外科住院大楼的在建工程。市委常委、秘书长冯立坚、副市长陈佳林参加了检查工作。卫生计生局宋华局长、建管中心梁柏源主任、我院梁伯进院长、左万里书记、周卫华副院长参加汇报。 刘海书记一行深入在建的外科住院大楼八楼样板房,梁伯进院长向其做了10分钟的简要汇报,外科住院大楼项目建筑面积64393平方米,总床位数1600张,投资金额6.8亿元。项目于2013年12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工程施工转入砌体、二次结构及内外部装饰装修阶段,至今完成投资约1.4亿元。项目预计于2015年底全面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听取汇报后,刘海书记指出,要充分认识在建项目的重大意义,全力以赴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强化组织协调,提高管理水平。“这段时间天气好,是施工的黄金期,要抓紧宝贵的时间,全力加快工程进度。” 最后,刘海书记强调,一定要狠抓质量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千方百计确保工程质量,努力将在建工程建设成优质工程;狠抓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在建工程安全施工;狠抓项目监理,加强廉政监督,把在建工程打造成廉洁工程。刘海书记勉励在场同志:“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想大便的感觉
黄玉红
回答: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伴随想大便的感觉通常是痛经或盆腔充血引起的正常生理现象,但也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主要有原发性痛经、盆腔充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诱因。 1、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这种痉挛性疼痛可能放射至直肠区域,产生排便感。伴随症状包括腰骶部酸胀、恶心等。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配合热敷下腹部有助于放松肌肉。 2、盆腔充血综合征 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会使直肠周围压力增加,产生里急后重感。典型表现为晨起症状较轻而午后加重,可能伴有肛门坠胀。建议避免久坐久站,采用膝胸卧位缓解压迫,严重时需就医排除静脉曲张。 3、肠易激综合征 激素变化可能诱发肠道敏感,出现腹痛伴排便冲动但实际无便或排便不畅。症状多在进食后明显,可能交替出现腹泻便秘。可尝试低FODMAP饮食,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侵袭直肠子宫陷凹时,月经期病灶充血会刺激直肠,产生剧烈坠痛和频繁便意。可能伴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选择包括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或病灶切除术。 5、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炎症会导致直肠子宫陷凹粘连,月经期组织水肿加重牵扯痛。常见于既往有宫腔操作史者,可能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需完善妇科检查,急性期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 月经期应注意保持腹部温暖,避免生冷饮食刺激肠道。每日适量饮用姜茶或热汤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轻柔按摩下腹部可缓解肌肉紧张。记录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出现发热、异常出血或疼痛持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平时加强盆底肌锻炼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症状发作概率。 黄玉红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