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中心医院

美国俄亥俄州凯特林医学中心核医学科查尔斯•彼得森教授到我院交流访问

时间:2014-08-0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7月21-26日,应我院邀请,美国俄亥俄州凯特林医学中心核医学科原副主任查尔斯•彼得森教授到我院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

  俄亥俄州凯特林医学中心是美国开展PET显像最早的医院之一。彼得森教授在核医学成像和治疗方面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在PET和PET/CT显像方面有着20年的丰富经验,主要从事肿瘤、脑、心肌FDG显像,也有心肌灌注成像、11C-蛋氨酸脑肿瘤显像、13N-氨水、铷-82显像的经验。

  在交流访问期间,彼得森教授每天早上准时抵达我院核医学科,与我院核医学科人员一起讨论PET/CT、SPECT/CT的规范操作流程,指导PET/CT报告审读和疑难病例讨论,还与我们一起探讨了甲亢核素131碘(131I)治疗和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核素治疗等相关问题,并提出指导意见。他热情、耐心地解答了我院核医学科医生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严谨、详细的讲解了在美国如何看待、处理、解决此类问题,使我们茅塞顿开,开拓了思路,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知识。

  7月25日下午,在我院仁济楼二楼会议室举办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医务科余新立科长主持,龙晚生副院长、钟建新副院长亲临会场,对彼得森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医院向彼得森教授赠送了纪念品。会上彼得森教授和核医学科黄斌豪主任分别做了“PET/CT检查的伪影分析”和“PET/CT在肿瘤疾病的临床应用”的专题讲座。

  彼得森教授重点讲授了PET/CT伪影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包括病人体位、呼吸运动、金属植入物、机器设备等方面,并介绍了PET/CT在美国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情况。他谈到:在美国,有1/3左右的患者因接受了PET/CT检查而改变了之前的治疗方案,说明PET/CT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彼得森教授严谨的论证、渊博的知识给我院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彼得森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

  彼得森教授是我院核医学科建科20年来第一位到访的外国专家!专家的到来,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我们要做好核医学工作的信心。

  核医学科自建科以来,得到历届院领导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工作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取得的成绩得到省内同行的肯定,特别是珠、中、江第一台高端PET/CT的引进和使用,进一步奠定了我科在此区域的领先地位。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积累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诊断质量。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委书记刘海检查我院外科住院大楼在建工程

8月29日上午,市委书记刘海顶着高温和烈日,带队检查市重点工程之一我院外科住院大楼的在建工程。市委常委、秘书长冯立坚、副市长陈佳林参加了检查工作。卫生计生局宋华局长、建管中心梁柏源主任、我院梁伯进院长、左万里书记、周卫华副院长参加汇报。 刘海书记一行深入在建的外科住院大楼八楼样板房,梁伯进院长向其做了10分钟的简要汇报,外科住院大楼项目建筑面积64393平方米,总床位数1600张,投资金额6.8亿元。项目于2013年12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工程施工转入砌体、二次结构及内外部装饰装修阶段,至今完成投资约1.4亿元。项目预计于2015年底全面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听取汇报后,刘海书记指出,要充分认识在建项目的重大意义,全力以赴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强化组织协调,提高管理水平。“这段时间天气好,是施工的黄金期,要抓紧宝贵的时间,全力加快工程进度。” 最后,刘海书记强调,一定要狠抓质量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千方百计确保工程质量,努力将在建工程建设成优质工程;狠抓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在建工程安全施工;狠抓项目监理,加强廉政监督,把在建工程打造成廉洁工程。刘海书记勉励在场同志:“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左脸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邵自强
回答: 左脸面肌痉挛可通过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物理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面肌痉挛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损伤、精神紧张、面神经炎、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眼睑跳动、口角歪斜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片可抑制神经异常放电,缓解轻度面肌痉挛,但可能出现头晕或嗜睡副作用。氯硝西泮片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肌肉痉挛,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加巴喷丁胶囊适用于神经性疼痛伴随的痉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或视物模糊。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肉毒素注射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导,效果可持续3-6个月。需每季度重复注射,可能出现短暂性面部僵硬或眼睑下垂。适用于中重度痉挛且药物控制不佳者,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按摩治疗区域。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放松痉挛肌肉,每次15-20分钟。低频脉冲电刺激可调节神经兴奋性,1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配合面部肌肉放松训练效果更佳。 4、针灸治疗 选取地仓、颊车、翳风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配合电针刺激可调节面部气血运行。隔日治疗1次,10次后评估效果。需注意避免针刺过深损伤面神经分支,治疗后局部热敷缓解针孔不适。 5、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明确血管压迫病例,需开颅放置减压垫片,术后可能有短暂听力下降。面神经梳理术通过纵向切开神经鞘膜解除异常传导,适合顽固性痉挛。手术存在脑脊液漏或感染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面肌痉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冷风直吹或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燕麦、瘦肉、绿叶蔬菜等。急性发作期可用温热毛巾敷患侧,每日2-3次。记录痉挛发作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方案,若出现持续加重或双侧症状需及时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