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附属医院-附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历经40余年的发展,有着坚实的工作基础和良好的传承发展,科室现有病床40张,是硕士研究生点, 13名医生,其中具有硕士学位6人,占总人数46%;有教授1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占总人数69%,现有硕士生导师2名,已毕业8名硕士研究生,现有在读硕士生6名。年收治病人1500人左右,年门诊量4万多人次,科室业务范围全面,疾病种类全面,病源丰富,临床医疗工作与国际同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所有常规手术和复杂高端手术。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方面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疗效显著的规范性诊治方法。最近20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推动粤东地区和广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成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粤东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多项第一的记录,如第一例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全程减压术,第一例经鼻内镜引导鼻腔—筛蝶窦进路垂体瘤切除术,第一例喉咽—颈段食管癌根治术后I期胃咽吻合术,第一例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第一例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等等,在喉癌、喉咽癌、颈段食管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涎腺恶性肿瘤、舌癌和口腔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切除及其术后形态与功能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方面,在颈廓清术方面,在应用颅底外科技术治疗颅底疾病方面,在中耳成形手术治疗中耳疾病所致耳聋方面,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疾病、鼻源性视功能障碍和垂体瘤方面,在嗓音言语疾病治疗与康复方面,在涎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与保护方面居于广东省的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在广东省内乃至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成粤东、赣南部及闽东南地区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形成了显著的区位优势,目前仍处于上升的发展态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肿瘤医院举办第2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公益活动

由汕头市抗癌协会主办,肿瘤医院承办的第2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汕头系列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于4月15日在汕头市人民广场拉开帷幕。随后一周,肿瘤医院举办以“科学抗癌、关爱生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普及抗癌防癌知识,帮助公众走出癌症误区、实现早诊早治。 4月16日,肿瘤医院在门诊楼各诊室开展了“肿瘤防治宣传周院内义诊”活动,全天免挂号费并提供免费义诊,共有近20名专家为240余人次的患者进行了义诊。 4月17日及19日,肿瘤医院组织了一支由肿瘤内科、中医科、腹部外科、头颈科、妇瘤科、放疗科、门诊部等各科专家及护理、药剂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伍,分别到汕头市中旅卜蜂莲花广场和汕头市澄海区东湖社区凤翔街道开展义诊活动。医疗队队员以高度责任感和爱心、耐心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但为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用药指导,而且为疑难杂症病人进行重点检查和多学科综合会诊,并免费发放价值数千元的常用药品及十几种常见的肿瘤健康宣传资料。 4月18日下午,面向广大市民的免费抗癌科普讲座在汕头市林百欣广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肿瘤医院呼吸肿瘤内科、胸部外科专家为在场听众分别作题为《肺癌的内科治疗及现场问答》及《肺癌的外科治疗及现场问答》的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肺癌治疗及康复的相关知识,详细解释了肺癌内科和外科治疗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从心理上战胜癌魔、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面分享了科学知识和经验。 4月19日上午,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在汕头市嘉和海景酒店举行了乳腺癌病友联谊会 —“伊康会”第五届联谊活动,共 90人包括目前在我院接受治疗及已康复的乳腺癌病友、患者家属及乳腺中心医务人员参加了此次联谊会。 4月19日下午,肿瘤医院在汕头金海湾大酒店举行了“粤东乳腺癌专家学术讲座”。乳腺中心和乳腺肿瘤内科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并邀请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的内科主任孙蔚莉教授专程莅汕作《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最新进展》专题报告。“粤东乳腺癌专家学术讲座”的顺利召开,对推动粤东地区乳腺癌治疗的规范化进程及乳腺癌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第二十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汕头系列公益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汕头系列公益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汕头电视台汕头新闻、今日视线、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汕头都市报等多家媒体争相进行了报道,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及赞赏,好评如潮。通过汕头市抗癌协会和汕大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的共同努力,本届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加深了市民群众对癌症的科学认知,提高了健康生活和早期筛查的防癌意识,为促进潮汕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抗癌防癌事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老年痴呆怎么护理
邵自强
回答: 老年痴呆可通过生活护理、饮食调整、认知训练、安全防护、心理支持等方式护理。老年痴呆通常由神经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疾病、遗传因素、代谢异常、脑外伤等原因引起。 1、生活护理 帮助患者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固定起床、用餐、活动及睡眠时间。每日协助完成个人卫生清洁,包括洗脸、刷牙、梳头等。为患者准备易穿脱的衣物和防滑鞋,避免因衣物复杂导致烦躁。室内保持适宜温度与光线,减少环境刺激。记录患者大小便情况,及时更换尿布或协助如厕。 2、饮食调整 提供富含卵磷脂的鸡蛋、大豆制品,以及深海鱼类等优质蛋白。将主食替换为全谷物,搭配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食物切成小块或做成糊状,防止吞咽困难。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过饱。使用防洒餐具并全程陪护进食,注意观察有无呛咳。 3、认知训练 通过照片回忆、老歌欣赏等怀旧疗法刺激远期记忆。进行数字排序、物品分类等简单益智游戏。鼓励朗读报纸或抄写文字维持语言功能。种植花草或折叠衣物等日常活动锻炼手脑协调。训练时保持耐心,每次不超过20分钟避免疲劳。 4、安全防护 家中安装防滑垫、扶手和夜灯,移除地毯等绊脚物。厨房上锁或安装燃气报警器,危险物品妥善收纳。为患者佩戴防走失手环并保存近期照片。窗户加装限位器,阳台门保持锁闭状态。定期检查假牙、眼镜等辅助器具的完好性。 5、心理支持 交流时保持眼神接触并使用简短肯定句。认可患者的情感需求,避免争论或纠正错误记忆。通过抚摸、拥抱等肢体接触传递安全感。播放患者年轻时喜爱的音乐缓解焦虑。家属需参加互助小组,学习情绪管理技巧。 护理过程中需定期监测体重、血压等基础指标,记录异常行为发生频率。保持居家环境稳定,减少家具位置变动。每日安排适度晒太阳和散步活动。注意观察感染征兆,如发热、咳嗽需及时就医。家属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寻求专业护理指导,必要时考虑专业机构照护。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