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人民医院

中医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医科现有医护人员22名:医生9人,护理人员11人,理疗师2人。其中医生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所有人员中包括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3名。

中医科拥有60张固定病床的现代化住院部,其中包括诊疗室3间,其中设有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电动腰椎牵引机、自动数码电动颈椎牵引机、六合治疗仪、超声雾化机、超短波理疗机、激光血管内治疗机、多功能中药熏蒸机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住院病房有18间,每一间住院病房都设有中央空调、有线电视等设备。

中医科常规诊疗疾病范围广,包括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其中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病、脑梗塞、中风后遗症、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慢性盆腔炎、先兆流产、不孕不育症、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中医治疗有独特疗效。

中医科除了日常病房和门诊工作外,还开设了中医男性病、中医糖尿病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科门诊,进行相关疾病的中医专科诊治。

中医科目前已开展的中医特色诊疗及研究包括:自制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慢性胃炎;腰椎牵引、推拿按摩手法复位及中药外敷治疗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推拿按摩治疗颈椎病;重要熏蒸、中药内服配合体针、头皮针及推拿按摩治疗中风后遗症;结肠途径治疗仪配合自行研制“结肠灵”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自行研制“降脂灵胶囊”治疗高血脂症; “天灸”防治疾病临床研究;中药妇炎宁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肌酐水平影响的研究;中药加腹针治疗胃下垂;中药外敷治疗各种瘀血痛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骨三护士拾金不昧 失而复得失主开怀

9月1日晚,从骨科三区医务人员接过失而复得的“救命钱”,失主黄先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骨科三区的旷素娟是今年新招入的护士,这天她像往常一样做晚间护理,发现走廊里有一件黑色的东西,走前一看是一个钱包,里面装有3000多元现金等,小旷左右看看走廊没人,就迅速报告了护理组长,并与组长一起清点失物后,在丢失钱包附近几个病房逐间房寻找失主,无果,于是把钱包暂时锁在柜子里代为保管。约一个小时后,心急如焚的黄先生来到护士站前,告知他是丢钱包的失主,经过医务人员再三核对无误后将钱包交还给失主。原来这些钱是失主黄先生为给父亲治病特意将汝城家里的猪卖了攒的“救命”钱,自己一时大意不慎把钱包弄丢了。正当他为钱包丢失而犯急的时候,同病房的陪人告知他刚有医务人员寻找失主,于是他赶紧找了过来。在接过钱包清点失物无误后,他向旷素娟等骨科三区医务人员连声致谢。 (供稿:骨科三区 古晓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周小凤
回答: 11个月宝宝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11个月宝宝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时,家长需暂停添加新的辅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苹果泥等。避免给宝宝吃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 2、补充水分 拉肚子容易导致宝宝脱水,家长需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少量多次喂服。观察宝宝的尿量和精神状态,如果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给宝宝喝含糖饮料或果汁,以免加重腹泻。 3、热敷腹部 家长可以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按摩宝宝腹部,或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腹部,温度不宜过高。热敷有助于缓解胃肠痉挛,减轻腹痛不适。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如果哭闹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热敷。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0-15分钟即可。 4、使用益生菌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制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症状。服用益生菌时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止泻药物。 5、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拉肚子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呕吐、血便、精神差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或建议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对于严重的肠道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期间,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体温变化。腹泻好转后,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受凉,定期消毒奶瓶和餐具。如果宝宝反复出现腹泻或生长发育迟缓,建议及时就医排查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等潜在问题。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