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建立于1952 年,是市内医院中历史最悠久、拥有相当技术力量的的儿科之一。儿科设有专家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小儿哮喘、小儿胃肠、小儿肾病等专科门诊。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近年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50余篇,承担市级科研课题8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专科水平居市内先进行列。儿科住院部设单、双人病套房,配置齐全。环境洁净、优美,走廊、门墙绘有儿童喜爱的卡通漫画,为患儿增添情趣,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儿科致力于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对于小儿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系统的危重、疑难杂症均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年门诊量近1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患儿近3000例,依托精良的医疗设备及优质的服务,成功抢救了许多重危患儿,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因患儿来源广、病种多、医疗技术水平居市内先进行列,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在市内外均有较高的声誉。专科特色:哮喘专科:对近年日益增加的小儿哮喘病人,积极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的吉纳哮喘防治创议方案,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并实行长期的监控和预防,疗效显著。在哮喘的治疗上,以西医《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即GINA方案的正规化治疗为基础,结合中医的理、法、方、药系统治疗哮喘发作并预防既减少哮喘发作疗效卓著。中西医结合门诊:由具有中西医双重执业资格的资深医师主诊,在规范、合理的西医诊治基础上,结合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指导思想,加以中医的辩证对病人进行整体施治。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儿科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科肾脏病、亚急性慢性咳嗽、再发性腹痛、迁延性腹泻等疾病,疗效别树一帜。如对体弱多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先采用中西医结合控制感染,再以中医“培土生金,补脾益肺”的方法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战胜疾病而彰显专科特色。开展天炙疗法对儿科各种疾病进行保健治疗,根据儿童“稚阴稚阳”、皮肤娇嫩、生长旺盛的特点,精选中药组成了较温和的配方,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轻幼儿的痛苦,受到广大患儿及家长的好评。业务范围:各类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小儿常见危重症:心跳、呼吸骤停;各类型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胃肠功能衰竭、颅内高压综合症、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DIC等;呼吸系统疾病:重症肺炎、急性肺损伤、哮喘持续状态、急性上呼吸道梗阻等;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高血压脑病等;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真菌性脑炎、螺旋体和立克次体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消化道出血、腹泻病伴重度脱水、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溶血尿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溶血危象、各类型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晚发性维生素缺乏颅内出血脑疝等;神经系统疾病:昏迷、癫痫持续状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小儿急性偏瘫等;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儿童糖尿病、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喜讯:我院荣获2项韶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7月29日韶关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市委会议中心召开,全市有76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2013年度韶关市科学进步奖”称号,我院麻醉科梁清有主持、韶关市第二人民医院参与的《规范化椎管内分娩镇痛模式的临床研究》和遗传中心陈亚军主持的《串联质谱技术在韶关市先天代谢病高危儿筛查中的应用》喜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这2项科研课题均耗时三余年,科研组成员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珍惜分分秒秒,克服了大量技术难关,立足本职,勇于勤于探索,团队不仅科研水平得到提高,期间也有多名成员获得了晋升。前者探寻出简单易行,不影响母婴健康,又能减轻疼痛的方法;后者填补了韶关市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工作和技术上的空白,可显著降低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率,梁清有主持的课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陈亚军主持的课题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2项课题应用前景广阔,可造福于韶关市广大孕产妇和儿童。 值得一得的是:陈亚军在近10年里主持科研课题有4项,获省立项有2项,获市级科研资助一万元,参与科研课题有7项,共获得2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可谓是科研大户。 在此我们向获奖者和科研团队成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发扬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争创更多科研成果,并向基层推广应用,走科技兴院之路,从而提高我院的综合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韶关妇幼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