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关爱地贫 携手同行我院举行第21个“世界地贫日”宣传活动

时间:2014-05-1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的 5月8日是第21个“世界地贫日”。为广泛宣传地贫预防控制知识,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地贫防控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地贫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围,我院于5月8日上午,在市解放路步行街路口的陆羽茶庄旁举办了主题为“关爱地贫,携手同行;关爱地贫,踊跃献血”大型宣传义诊和为重度地贫患儿无偿献血活动。我院院长龚小倩亲自率领新生儿科刘冬俊主任、儿科王欣东副主任、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陈亚军主任及护理人员参加了义诊宣传活动。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卫计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及我院教育实践办的领导到现场调研。

  当天活动现场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咨询地中海贫血相关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知识,现场也来了20多位重型地贫患儿及家长现身说法,医护人员向广大市民宣传地贫的预防知识,为过往群众发放地贫宣传资料和健康教育光碟。同时,我院还组织了一些医务人员及他们的家属积极给重度地贫孩子互助献血。一位重型地贫患儿的家长看到有如此多的医务人员和素不相识的群众在百忙之中为重型地贫患儿无偿献血,当场落泪。

  当天上午,我院院长龚小倩接受了新闻媒体的采访,龚院长向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地贫的定义、遗传规律、诊断预防知识以及韶关市在地贫防控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我院在启动地贫干预项目以来(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进行孕妇地贫产前基因诊断 120例,确诊中、重度地贫胎儿25例、及时终止中重度地贫胎儿22例,有效阻止了重型地贫患儿出生。我市在启动地贫干预项目以来共出生重型地贫患儿4例,比上一时间段(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共19个月)降低了66.7%,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重度地贫”的发生。

  广东是地贫高发区,同时地贫也是导致广东出生缺陷高发、围产儿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地贫目前虽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可防可控制!通过采取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以及产前筛查和诊断等防控措施,可有效减少并防止重度地贫孩子的出生。

  韶关市地贫防治项目已于2012年底启动,我院作为韶关市唯一通过国家评审的产前诊断机构,是韶关市地贫防治项目指定的牵头单位及指定的地贫产前诊断实施机构。

  韶关市地贫防治项目组启动后,对韶关三区七县市户籍的同型地贫基因携带夫妇(任一方属于韶关地区户籍均可)胎儿的地贫产前诊断服务予以补助。同时要求补助对象必须夫妇双方经市妇幼保健院地贫基因诊断为携带同型地贫基因;胎儿进行了地贫产前诊断。补助范围为:符合条件夫妇的胎儿地贫基因诊断、超声定位下的穿刺手术费用,超出此范围所需要进行的其他诊断项目不在补助范围之内,符合条件的每孕次补助1773元,因确诊胎儿重度地贫引产的每例补助1200元。符合条件的夫妇请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产前诊断机构的诊断证明、产前诊断病历、引产的病历、收费票据、费用清单等原件及复印件前往市保健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办理手续后到市保健院财务科领取补助。截止2014年4月止,市妇幼保健院已经为全市120对夫妇提供了地贫产前诊断,为98对夫妇提供了补助。

  开展地贫干预项目可大大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次活动共有300余人次前来义诊咨询,发放地贫宣传资料和宣传挂图共1230份、发放健康教育光碟260张,当天共有33人献血,献血量达8800毫升。 

医院动态

更多 >

喜讯:我院荣获2项韶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7月29日韶关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市委会议中心召开,全市有76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2013年度韶关市科学进步奖”称号,我院麻醉科梁清有主持、韶关市第二人民医院参与的《规范化椎管内分娩镇痛模式的临床研究》和遗传中心陈亚军主持的《串联质谱技术在韶关市先天代谢病高危儿筛查中的应用》喜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这2项科研课题均耗时三余年,科研组成员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珍惜分分秒秒,克服了大量技术难关,立足本职,勇于勤于探索,团队不仅科研水平得到提高,期间也有多名成员获得了晋升。前者探寻出简单易行,不影响母婴健康,又能减轻疼痛的方法;后者填补了韶关市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工作和技术上的空白,可显著降低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率,梁清有主持的课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陈亚军主持的课题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2项课题应用前景广阔,可造福于韶关市广大孕产妇和儿童。 值得一得的是:陈亚军在近10年里主持科研课题有4项,获省立项有2项,获市级科研资助一万元,参与科研课题有7项,共获得2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可谓是科研大户。 在此我们向获奖者和科研团队成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发扬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争创更多科研成果,并向基层推广应用,走科技兴院之路,从而提高我院的综合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韶关妇幼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宫颈口短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宫颈口短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多次宫腔操作、宫颈机能不全、炎症感染、激素水平异常等原因引起。宫颈口短通常表现为妊娠期早产风险增加、反复流产等症状,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先天性发育异常 部分女性因胚胎期苗勒管融合不全导致宫颈结构先天较短,可能伴随子宫畸形。此类情况可能无典型症状,但妊娠中晚期易发生宫颈无力扩张。建议孕前通过超声评估宫颈长度,妊娠期定期监测,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预防早产。临床常用黄体酮胶囊或地屈孕酮片辅助维持妊娠。 2、多次宫腔操作 人工流产、清宫术等反复器械通过宫颈管可能损伤宫颈纤维组织,导致瘢痕形成缩短宫颈。此类患者可能伴有月经量减少、继发不孕等症状。治疗需避免再次宫腔操作,妊娠后需加强宫颈长度监测。对于既往有中期流产史者,可预防性使用安宝片抑制宫缩。 3、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胶原蛋白与弹性纤维比例失衡会导致宫颈软化过早扩张,常见于妊娠16-28周无痛性宫口开大。典型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伴下坠感。确诊后需紧急宫颈环扎,术后配合盐酸利托君片抑制宫缩,绝对卧床至妊娠34周。 4、炎症感染 慢性宫颈炎或支原体感染可能破坏宫颈基质结构,导致组织纤维化缩短。常伴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性交后出血等症状。急性期需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感染控制后可通过宫颈扩张术改善功能。 5、激素水平异常 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孕激素不足可能影响宫颈胶原代谢,导致宫颈过早软化缩短。多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合并月经紊乱、痤疮等症状。治疗需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妊娠后补充黄体酮胶丸维持宫颈张力。 建议存在宫颈口短的女性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站立,妊娠期每2周监测宫颈长度变化。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增强胶原合成。出现阴道流液或规律宫缩需立即就医,避免盲目使用宫缩抑制剂。非孕期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