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中心医院

康复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借着潮州市中心医院创建“三甲”医院的契机,医院成立潮汕地区规模最大和开展项目最齐全的现代康复中心。汶川地震后,国家非常重视康复科的发展,各地康复科发展迅速,目前潮汕地区尚没有真正全面正规的康复科,康复技术相对落后。我院争取先机,努力拓展,派送医护人员到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国际先进的康复模式及治疗技术,将现代医学康复技术如:康复评定、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矫形器制作等与传统治疗技术如:正骨手法、整脊针灸、牵引推拿、中药熏敷等有机结合。本着“人文康复、优质康复”的宗旨,对每位病人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各种疼痛,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机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伤病员和残疾者康复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医学是跨科性的学科,诊疗范围涉及神经系统疾患、创伤及骨关节肌肉系统疾患、内科系统疾患、慢性疼痛等,与骨科、神经内外科、儿科等尤其密切,必须依靠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才能实现康复目标。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测、医学手段,以及专业康复技术,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及传统中医康复技术等,与各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使患者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回复,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科室。

康复医学科病区位于潮枫路与潮州大道纵轴线中点,北接潮汕公路与安揭公路,南接潮州老市区,交通及停车方便。目前设置24张固定病床,住院环境舒适、人性化,各类康复设备齐全先进。康复科目前配有多名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骨伤科医师、现代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及专业护理人员,并有国内知名的康复医学教授王楚怀主任(现就职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期技术指导,技术力量雄厚。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缓解恶心反胃想吐
高云
回答: 恶心反胃想吐可通过调整饮食、穴位按压、药物治疗、心理调节、改变体位等方式缓解。恶心反胃想吐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妊娠反应、晕动病、胃食管反流病、前庭神经炎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苏打饼干,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少量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可适量饮用姜茶或薄荷茶,生姜含姜烯酚能抑制胃肠蠕动亢进,薄荷中的薄荷醇具有解痉作用。注意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 2、穴位按压 按压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持续按压1分钟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压可缓解胃肠痉挛。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眼下3寸,按压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穴位按压需重复进行,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3、药物治疗 胃复安片可阻断多巴胺受体抑制呕吐中枢,适用于胃肠炎引起的恶心。盐酸昂丹司琼片通过拮抗5-HT3受体止吐,常用于化疗后呕吐。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适合功能性消化不良。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东莨菪碱贴剂用于晕动病预防,需在乘车前4小时使用。 4、心理调节 焦虑紧张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功能,深呼吸练习可激活副交感神经。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从头到脚逐步放松肌群,每次练习15分钟。正念冥想通过专注当下感受减轻躯体化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调整对恶心症状的过度关注,建立良性应对机制。 5、改变体位 平卧时抬高床头30度可减少胃酸反流,侧卧优于仰卧。避免突然起身或弯腰动作,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晕动病患者应选择车辆前排座位,注视远处固定点。急性发作时采取半坐卧位,双膝屈曲放松腹肌,有助于减轻膈肌压迫。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呕吐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水防止脱水。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剧烈腹痛、呕血、意识障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孕妇出现严重妊娠剧吐需监测尿酮体,必要时住院补液治疗。长期反复恶心建议进行胃镜、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