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中心医院

皮肤性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皮肤性病科长期由叁名专业皮肤科医生坐诊。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拥有一套完整的性病检查先进设备,可随时进行各种性病检测。能够对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做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在各类顽固性银屑病、湿疹、荨麻疹、重症药疹、过敏性紫癜、天疱疮、血管炎、白癜风、重症痤疮等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按卫生部治疗方案 规范的治疗各种性病如: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我科采用液氮冷冻和微波,配合药物综合治疗尿道口、阴道内、宫颈口、直肠内等部位难治性尖锐湿疣,取得满意效果,大大减少了病人的复发率。由于皮肤性病专科治疗效果较理想,受到当地和周边地区患者的赞誉,门诊就诊人数逐年上升,目前门诊就诊人数每日达150人次左右,每逢夏季,高达200人次左右。多冻头冷冻仪2套。微电脑微波治疗仪1台。二氧化碳激光仪、氦氖激光仪各1台。性病检查: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爱滋病、各类阴道炎、前列腺炎等专科检查。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寻常疣、丝状疣、色素痣、疣状痣、血管瘤、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尤其是针对各种难治性特殊部位的尖锐湿疣,如:尿道内、阴道内、宫颈口、肛周、直肠内的治疗。穴位注射、皮损内注射:治疗顽固性湿疹、结节性痒疹、斑秃、疤痕增生。皮肤病理:对诊断不明的病例,皮肤活检,病理切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缓解恶心反胃想吐
高云
回答: 恶心反胃想吐可通过调整饮食、穴位按压、药物治疗、心理调节、改变体位等方式缓解。恶心反胃想吐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妊娠反应、晕动病、胃食管反流病、前庭神经炎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苏打饼干,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少量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可适量饮用姜茶或薄荷茶,生姜含姜烯酚能抑制胃肠蠕动亢进,薄荷中的薄荷醇具有解痉作用。注意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 2、穴位按压 按压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持续按压1分钟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压可缓解胃肠痉挛。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眼下3寸,按压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穴位按压需重复进行,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3、药物治疗 胃复安片可阻断多巴胺受体抑制呕吐中枢,适用于胃肠炎引起的恶心。盐酸昂丹司琼片通过拮抗5-HT3受体止吐,常用于化疗后呕吐。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适合功能性消化不良。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东莨菪碱贴剂用于晕动病预防,需在乘车前4小时使用。 4、心理调节 焦虑紧张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功能,深呼吸练习可激活副交感神经。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从头到脚逐步放松肌群,每次练习15分钟。正念冥想通过专注当下感受减轻躯体化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调整对恶心症状的过度关注,建立良性应对机制。 5、改变体位 平卧时抬高床头30度可减少胃酸反流,侧卧优于仰卧。避免突然起身或弯腰动作,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晕动病患者应选择车辆前排座位,注视远处固定点。急性发作时采取半坐卧位,双膝屈曲放松腹肌,有助于减轻膈肌压迫。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呕吐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水防止脱水。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剧烈腹痛、呕血、意识障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孕妇出现严重妊娠剧吐需监测尿酮体,必要时住院补液治疗。长期反复恶心建议进行胃镜、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