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肛肠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历史悠久,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开展中医肛肠病诊治业务,是广西开展大肠肛门病防治工作最早形成规模和规范的肛肠病专科,现为“广西中医肛肠病治疗中心”、“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目前拥有全国名老中医一名,广西名中医一名,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是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的人才梯队和团队。
  几十年来,肛肠科在全国名老中医李瑞吉、肖振球等老主任们数十年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如下成就。
  1、提出了一系列的中医肛肠诊治理念,如小儿肛瘘肛周脓肿均应采用挂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机本虚标实,治宜补脾益肾,祛湿行气,活血化瘀;脾虚是痔形成之本等。
  2、创立了一系列肛肠疑难杂症的中医手术和治疗方式,如消痔注射术治疗内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治愈率达96%;多区域剥离结扎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突破了一次手术只能切除3个痔块的常规禁锢,居全国领先水平;开窗缝扎术治疗对口痔,为国内首创;肛肠科室研制的中药消痔液行直肠固脱注射术治疗直肠脱垂,一次给药即可治愈,居全国领先水平;瘤体基底硬化疗法治疗直肠海绵状血管瘤,是当前非手术疗法中疗效最好的;管道切除缝合内口挂线引流改道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短、治愈率高、肛门外观及功能无损伤;中医综合护理促进痔术后康复明显加快,居全国领先水平等。
  3、发明并研制出痔疮外洗液、三黄膏、痔消炎膏、槐角丸、槐花口服液、消痔液、安肠胶囊等院内特色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在继承和发掘老一辈丰富的医药遗产的基础上,肛肠科结合国内外的最前沿理论和先进科技,探索和总结了一套完整的以中医药为主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肛裂、脱肛、肛瘘、便秘、大肠肿瘤等肛肠疾病的诊疗方案。并成功开展了肛肠病无痛手术治疗、反复手术复发性肛瘘综合治疗、顽固性肛门坠胀和便秘治疗、重症复杂性痔疮的修复与整形治疗、PPH(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及TST(选择性痔环切钉合术)手术与技巧研究、肛肠术后并发症综合治疗、采用手术配合中药验方治疗大肠肿瘤、肛门尖锐湿疣、肛管皮肤缺损、肛门直肠狭窄等肛肠科常见疑难顽症科技攻关。
  近年肛肠科来共承担广西科技公关、广西卫生厅、广西教育厅等研究课题有近20项之多。其中课题成果“多区域剥扎注射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及病理研究”及“中医护理促进痔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均获得广西医药卫生科技适宜推广进步三等奖,“安肠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及病理研究”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肛肠科已拥有多功能肛肠病综合治疗检查仪、肛肠压力检查仪、激光痔疮治疗仪、结肠水疗仪、肛肠熏洗仪等设备。目前年门诊量达10000人次,年手术量近1500例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第一临床医学院举办“庆国庆”实习生拔河联谊赛

为了丰富第一临床医学院实习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大家能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迎接国庆节的到来,2014年09月12日下午,第一临床医学院全体512名实习生在第一生活区举行了“庆国庆”实习生拔河联谊赛。本次联谊赛以促进各年级、班级间交流为宗旨,丰富学生们的实习生活为目的,以比赛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通过拔河比赛发扬团体精神,增强凝聚力。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钟远鸣到场助威,同样给实习生很大的鼓舞。全体同学纷纷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此次活动中。 此次比赛共有第一临床医学院、赛院、广西科技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12支实习生参赛队伍,男女混合组队,比赛实行淘汰制晋级方式,抽签分组决定比赛顺序。 当比赛的哨声一响起,队员们口中一起高喊“一二、一二”,双手紧握长绳,憋足了劲拼命往后拉,班内剩余的同学自发组成拉拉队也在队伍旁边为本班人员助阵加油,恨不得上去和伙伴们一起努力!号子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飘荡在整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生活区上空。 裁判们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参赛人员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整场比赛进行有序。经过激烈的耐力、体力较量,最终明秀三队获得第一名,赛院三队和赛院一队共获得第二名,赛院二队、赛院四队及明秀一队3个队共获第三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来月经量很少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月经量少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损伤、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减退、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内分泌失调 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这类情况可通过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激素类药物调节。 2、子宫内膜损伤 多次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内膜变薄、经量减少。通常伴随月经颜色发黑,可通过超声检查确诊。临床常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促进内膜修复,严重者需宫腔镜治疗。 3、多囊卵巢综合征 该病以高雄激素和排卵障碍为特征,常见月经稀发、经量过少,可能伴有多毛或痤疮。确诊后需长期管理,常用药物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周期,盐酸二甲双胍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4、卵巢功能减退 40岁前出现卵巢储备下降时,经量逐渐减少可能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征兆,常伴有潮热盗汗。需检测抗缪勒管激素水平,可遵医嘱使用坤泰胶囊辅助调理,必要时采用激素替代治疗。 5、精神压力大 长期焦虑或情绪波动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导致暂时性经量减少。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用药,通过心理疏导、有氧运动及摄入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深海鱼等可逐步缓解。 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经期可饮用红糖姜茶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宜过量。保持每周3次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等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流。若连续3个月经周期异常或伴随剧烈腹痛、头晕等症状,需尽快至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