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共3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组建于1940年,叶培教授为首任主任;1949年梁徐教授接任科主任,1955年6月成立儿科学教研室,梁徐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儿科主任,期间担任副主任的有刘冬盛、郭植材;1970年梁徐教授卸任,郭植材教授接任教研室主任和科主任,陈式琦、李华西任副主任;林善修教授1985~1995年任教研室主任和科主任,期间先后有李华西、徐燧光、梁淡湄、蒙洁贞、经承学任副主任;1995年林善修卸任,由经承学教授接任教研室主任和科主任,副主任农光民、王琳琳,覃远汉2003年任副主任,期间刘壮、谢建生曾任副主任;现任主任农光民教授从2004年3月接任教研室主任和科主任,副主任为王琳琳、覃远汉,2005年庞玉生任副主任。
  儿科目前在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8人,讲师9人,助教15人,见习助教3人。获博士学位11人。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6名。有海外留学经历7人。高级职称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55.56%,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64.86%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在学术队伍建设上已形成了年龄、学历、职称、学位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儿科建立近70年来,以勤奋严谨、认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教学、科研、师培、医疗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历年来,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近5年来,承担教育部教改课题1项,广西教育厅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5项;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2项、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与国外及台湾合作科研项目2项。2002年入选 全国优秀 博士学位论文1篇。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25名,博士研究生3~5名。2004年成为美国密执根儿童医院住院医生的海外培训基地,并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典、希腊、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儿科现分设六个病区, 190张床位,专业齐全,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儿童疑、难、危、急病症的诊疗中心。 600平方米 的儿科实验室,设备先进,是广西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在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研究已达国际水平;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在广西率先开展呼吸道感染病毒培养、呼吸道疾病的免疫检查、心血管造影技术、染色体检查技术及原位杂交技术、脐血干细胞移植、G-6PD快速诊断、小儿纤维胃镜及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儿童经皮肺穿刺术、婴幼儿肝穿、小儿白血病MIC分型与序贯治疗、小儿骨髓活检术等。儿童哮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和基础、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心力衰竭患儿胃肠激素的变化等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

9月11日上午,由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彭跃刚、广西消防总队防火部部长常万森、防火部监督处处长谭新、南宁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张?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立斌、副调研员蒙建荣等领导组成的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我院副院长唐卫中、应燕萍及医院办公室、保卫科、后勤办公室、医疗设备科、药学部、财务办公室、食堂、物业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汇报会并陪同检查。 在住院部二楼大学术厅举行的汇报会上,唐卫中副院长汇报了我院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的整体情况,尤其针对我院在消防安全能力提升、节能技术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随后,督查组分组检查材料,并现场查看了消防监控室、消防通道等重点场所,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周小凤
回答: 11个月宝宝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11个月宝宝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时,家长需暂停添加新的辅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苹果泥等。避免给宝宝吃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 2、补充水分 拉肚子容易导致宝宝脱水,家长需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少量多次喂服。观察宝宝的尿量和精神状态,如果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给宝宝喝含糖饮料或果汁,以免加重腹泻。 3、热敷腹部 家长可以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按摩宝宝腹部,或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腹部,温度不宜过高。热敷有助于缓解胃肠痉挛,减轻腹痛不适。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如果哭闹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热敷。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0-15分钟即可。 4、使用益生菌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制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症状。服用益生菌时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止泻药物。 5、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拉肚子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呕吐、血便、精神差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或建议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对于严重的肠道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1个月宝宝拉肚子期间,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体温变化。腹泻好转后,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受凉,定期消毒奶瓶和餐具。如果宝宝反复出现腹泻或生长发育迟缓,建议及时就医排查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等潜在问题。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